近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19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
本次调查综合运用电话访问、拦截访问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向全国23个省份购买过商业保险产品的个人保险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近万份。
2019年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信任度、消费意愿如何?保险公司哪些服务让消费者感知最深?对行业有哪些期待?消费者购买健康险、做家庭保险规划时最关注什么?......快来一起看看吧~
指数解读
2015至2019年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得分分别为69.2、71.2、73.7、71.9、72.1。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信心持续保持较强态势。
指数的波动变化,反映出保险消费者每年对保险环境的感知、保险业的信任度、消费信任偏好和保险消费意愿的不同水平。
保险环境信心:
消费者对行业环境持乐观态度
2019年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环境信心指数为72.0,与上年持平,表明消费者对保险行业整体环境持乐观态度。
保险环境信心由经济发展预期、行业环境感知和行业发展预期三个二级指标构成。
消费信任偏好:
消费者信任水平保持稳定、消费能力预期较充足
2019年,保险消费者的消费信任偏好较前两年略有波动,得分为73.9,信任偏好仍处在信心充足水平。
调查发现,有71.5%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78.2%的受访者表示购买商品前能够自行获得购买信息,购买时能自行选择,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能力较为自信,80.0%受访者相信自己的消费能力会越来越强,表明消费者对自己未来的消费能力充满信心。
保险业信任度:
对产品和服务满意,期盼从业人员提升素质
2019年保险业信任度指标得分为70.4,较2018年有所调整,但仍持续处于信心较强区间。
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业的信任度由能力感知、诚信感知和友善感知三个二级指标构成。2019年,这三个二级指标得分略有波动,但均处于信心较强区间。
2017-2019年消费信任偏好二级指标得分情况
调查发现,多数消费者一方面认为当前市场上有吸引力的产品较多,而且获取产品信息和购买产品的渠道较多,理赔和给付服务都很便捷;另一方面也认为保险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的问题依旧存在,这影响了消费者对行业信任度的评价。
保险消费意愿:
消费意愿有所下降,仍稳定在信心较强区间
2019年,保险消费意愿得分为69.7,低于前两年,但仍稳定在信心较强区间。
保险消费意愿由消费者不退保意愿、续保意愿、增保意愿和推荐意愿四个二级指标构成,除推荐意愿外,其他指标较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调查发现,消费者的不退保意愿强烈,续保和增保意愿方面更趋谨慎,部分消费者坦言,愿在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遇到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仍愿意增加保险支出。
行业运行状况:
行业运营状况良好,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2019年,行业运行状况得分为76.2,较上年有所回升。
行业运行状况的评价采用行业保费收入、理赔支出、退保率、资金运用收益率等公开渠道可获取的统计指标作为评价依据。
2019年,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增速企稳回升,保险业由追求粗放型的规模增长向着精细化的质量提升转变,加速业务结构的优化,逐步回归价值增长和保障本源。这都促使行业统计指标较上年有所提升。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公众风险保障理念逐渐深化,客观上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保险公司在监管的引导下,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努力探索新的增长点,加快开发出符合客户保障需求的新产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