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80后一代已经生儿育女,物价的上涨让育儿成本更是被逐年推高,许多家长纷纷选择购买儿童理财产品,作为投资或者教育费用的储备。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保险公司、各金融机构也纷纷卖萌打起“儿童牌”。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虽然儿童的理财产品声称预期收益高,但其实也是存在投资风险的。
年轻父母高喊“理财从娃娃抓起”
采访中记者发现,“理财从娃娃抓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当成口号。
张女士在儿子出生后一年,就在保险公司为孩子购买了教育金储备险,从孩子一岁开始,每年往保险公司存款4600余元,等到孩子18岁以后,可以每月支出教育金或生活费。如今孩子已经5岁,在幼儿园期间,由幼儿园统一办理了意外伤害险,每年100元。
同样,30岁的张女士和爱人也在2010年选择了保险公司推出的医疗保险和红利型保险。她介绍说,两人都是工薪阶层,平时也没有理财计划,每年定期购买保险也相当于投资。细算下来,一家三口一年的保险支出达到了17000元钱。
教育成本高 金融机构争推理财产品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谓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现在我儿子的教育支出占整个家庭支出的40%左右。”谈到孩子每月的教育消费,陈女士显得并不轻松。由于教育支出的增加,许多金融机构瞄准这一商机,纷纷推出了各类理财产品。
经过多日的调查走访,记者发现,各大银行纷纷针对16周岁以下的儿童量身定做了各类成长卡、花季卡等。这些儿童卡具备一般借记卡的基本服务功能,如存取款、消费、转账等,但在缴费、网银、理财等其它功能方面则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产品并没有根据孩子的特点量身打造,不过是打着“儿童”的噱头吸引年轻家长的注意。为了孩子,父母往往不惜重金。
投资型保险理财产品收益并不高
同样,相对于银行来说,保险公司针对儿童推出的教育金储备险,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型保险。
据某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李女士介绍,现在市面上儿童保险品种繁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意外伤害险、健康医疗险、教育金备蓄和投资型保险。
“看收益买保险的想法是错误的,保险的本质是保障,附加功能才是收益。其实儿童教育金储备险大多是分红型,收益并不高。”她强调。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选择购买教育金储备险,其实看中的无非就是其既能保障健康,又能保值增值。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目前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教育型少儿险都将教育基金与子女身故保障设计在一起。相比储蓄等单纯的投资渠道,购买教育型少儿险更多了一层保障功能。
■ 提示
儿童理财产品同样存在风险
家长们普遍认为,每年为孩子存钱购买理财产品及购买儿童保险,其实都是在为孩子储备教育金,不过是零存整取,还能得到红利。但是,儿童理财产品与成人理财产品大致相同,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某银行专为儿童设计的一款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为5万元,投资期限180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4.7%。其实,预期最高年化收益并不是你肯定能得到的收益,它有可能“跑不过”存储利息。
工商银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理财顾问杨先生表示,儿童理财产品和成人理财产品都存在一定风险。据其介绍,不管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代销的理财产品,在购买时都要看清楚,并了解“理财产品合同”,合同中都会提示产品的风险等级和适合的客户群体。因此,杨先生建议家长,在选择儿童理财产品时,要选择风险水平较低,稳健型投资的理财产品。无论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公司的红利型、储蓄型保险,这些理财产品品种繁多,家长在购买时往往被预期收益蒙住了双眼,忽略了预期和实际的本质不同。
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期待您的光临!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