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郑则仕那天,外面下着小雨。我收起雨伞,走进约好的咖啡厅里,郑则仕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的第一感觉是,有句话用在郑则仕身上会很恰当认识一个人,如同看风景,从远处看是一个样子,但如果你走近一步,景色绝对是截然不同的。“投资方面,我有过失败的经验,所以我现在在股票、房产这些方面的投资比较少。
我的绝大部分精力,都在我拍的戏里面,并且享受拍戏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很好的投资。”说起投资,郑则仕不但没有避讳自己之前失败的经历,反而把他从失败中总结出的投资经验,以及自己如何取得今天成就的心路历程,毫无保留的向我说了出来。
一个月20港元如今,身为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三料影帝”的郑则仕,1951年出生于香港天台木屋区,是家里的长子,他兄弟姐妹7人,家境颇为艰难。由于家里房子太小,父亲不得不收集一些水果箱来拆成木条,在公寓顶楼的天台上搭了一间小小的木屋,给自己的大儿子住。
每逢狂风大雨,全家人都胆战心惊,生怕大儿子连屋带人被风吹走。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郑则仕,居然一直对戏剧很感兴趣,也很想当演员。郑则仕说,他曾经在一篇题为《我的志愿》的作文里,写“我想当明星”,结果被老师批评为“虚荣”。但郑则仕很懂得体谅家人,初中未毕业,就到珠宝店当学徒,以减轻家里负担。
“出去一个人,家里就少一张嘴,也少了一份负担。我记得做学徒那会儿是没有薪水的,每个月给我20港元,用来买饭吃。”通常第一次拿到自己挣来的钱,人都会很开心,但郑则仕不同,他比一般人想得更多“我觉得没什么好开心的,毕竟我是因为家里穷,才出来当学徒的,现实离我的梦想还很远。我不可能因为第一个月的20港元,就沾沾自喜。”很明显,郑则仕是个很有想法并勇于付诸实施的人。1972年,他报名入读长弓影业公司第一期演员训练班。命运果然是公平的,1976年,25岁的郑则仕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机,他参加了无线电视第一届“声宝片场”比赛,并因此而加入无线,开始了自己辉煌的演艺生涯。一步步积累出来的影帝如果你是个“港片迷”,那你一定了解,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等香港文化名人,也正是从郑则仕那个年代起步的。对郑则仕来说,他是如何从一个毫无背景的青年,一直走到今天的呢?从1977年郑则仕出演自己的第一部剧开始到现在,郑则仕的演艺生涯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几乎每年都有几部作品呈现,从未离开观众的视线。
在众所周知的电影《何必有我》之前,郑则仕一直凭借胖胖的身体和朴实的外形,扮演着喜剧演员的角色,而且受到观众的喜爱。而他本人也做了越来越多的尝试导演、监制……“其实同演员一样,我觉得自己做过的每份工作都很有挑战性。对我来说,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才是最重要的。”1985年,郑则仕执导了一部令所有人为之泪下的《何必有我》,并找来周润发一起搭档。在剧中,郑则仕扮演的“肥猫”天生弱智,心地善良却命运悲惨。影片一经上映,立刻俘获了观众的心,郑则仕那出神入化的演技,更让他摘取了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桂冠。而“肥猫”一词,也成为公众对郑则仕的一个常用称呼。
“对于角色的塑造,我没有什么绝活,每一次拿到剧本,我先看讲的是什么故事,然后再把人物的血肉找出来,把自己变成剧中人。”正是凭借用心揣摩、吃苦耐劳的工作劲头,郑则仕先后在动作片、警匪片、江湖片等一系列风格迥异的影视剧中都有十分出色的表演。1997年,郑则仕主演的电影《三个受伤的警察》大获赞誉,他本人则获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以及第2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
在近年来出演的影视剧中,郑则仕同样塑造了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比如跟袁大头银币上一模一样,而被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神似”的有血有肉的袁世凯,既温情又公正严明的狄仁杰……“我在演戏的时候,从来不想别的,只是把自己完全变成要演的那个角色。
还有,别以为我演了几十年,很有经验,其实越有经验越困难。我每次看新的剧本,都要重新再做工作。同其他很多工作一样,一定要用心补充你自己没有的东西,然后你才能做好自己。”听了郑则仕的这种体会,就知道他是怎么入戏的了。想投资?先看风险上世纪90年代,在演艺圈大红大紫的郑则仕,因与友人开电影公司而欠下8000万元台币(约2000万元人民币)债务,后经多年打拼还清债务,并重新成为影视圈的投资智者。
谈及投资理财,郑则仕深有感触的说“投机和投资是两码事,首先要明白,你所投资的东西是不是你熟悉的。比如买股票,一定要清楚这只股票的盈利能力怎么样,这只股票是和什么挂钩的,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业绩怎么样。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