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都会觉得选择保险实在太困难了,要想选择到合适的保险就更加困难,上周末,在外企工作的孙小姐为选购一份300多元的保险忙了大半天。听说母亲的邻居家中着了火,损失惨重,她赶紧登录大型财产险公司的网站挑选家财险。每家保障条款略有不同,左比右比,敲定一款 “人居两旺”。孙小姐表示,找到适合的保险,比到大卖场购物复杂多了。
拳头产品分头买麻烦
如今,“住房、汽车和保险”被公认为小康家庭必备的“新三大件”,购买保险成为很多家庭为幸福保驾护航的理财内容。但是,对于缺乏专业知识、又希望货比三家的市民来说,选保险不是件简单的事。
不少投保人实在没有那个挑选的精力和能力,于是所有需求在同一家保险公司“打包”搞定,但囿于品种限制,可能与业内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失之交臂。比如太保的意外险卡单、阳光保险的年金产品、中意人寿的儿童保单、泰康的重疾险等,都是受到专业人士认可的“拳头产品”,但是分头购买费时费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选保险不再一头雾水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对面向广大居民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销售误导仍是保险行业的一项顽疾。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保监部门共接收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10289件,同比增加159.10%。其中,保险公司涉及合同纠纷类投诉占比达到74.76%。
何时选保险不再是“一头雾水”,也不必担心因为“不懂经”而被误导引发纠纷?在保监会的鼓励倡导下,保险行业“产销分离”已渐露端倪,出现转型升级趋势。
只销售,不生产,不再拘泥于一个公司的产品,而是类似于家电行业国美、苏宁那样,建立保险产品平台。专业销售代理及经纪公司能选出同类保险中物美价廉的产品,让有限资金收到最佳效果。平台的营销员从客户需求入手优中选优搭配成“傻瓜式菜单”,由消费者拍板定夺。企业专注于销售和服务,一旦做得不好客户会用脚投票,倒逼企业提升保险服务的品质。
提示: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产销分离,这样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就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来选择了“按照原有模式,保险公司容易陷入粗放经营。既要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好产品,又要使保险资金稳健增值,还要建立销售队伍将业务量尽量做大。”一位寿险公司的卸任总裁表示。产销分离有助于让市民享受到更专业的保险服务。华泰、紫金、阳光等寿险或产险公司纷纷出资组建保险销售公司。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