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保监局公布最新数据,相比较去年一季度,今年有有可比数据的7家保险公司上海航运中心的保费收入整体下降了9.27%,其中,4个中心航运保险保费同比下降,3个中心保费同比上升。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人保股份上海航运中心、太保财上海航运中心、天安上海航运中心中支和永安上海航运中心中支的保费收入分别约为6.57亿元、3.55亿元、192.13万元和11.2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1.58%、10.38%、35.03%和93.54%。
平安财上海航运中心、华泰财险上海航运中心中支和阳光财上海航运中心中支的保费收入分别约为9476.45万元、1153.93万元和1340.1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了5.86%、69.99%和42.91%。
可见,在一些展业时间较长的险企之间,航运险业绩出现了分化。在2015年一季度之后开业的航运中心包括国寿财险上海航运中心、美亚航保中心和大地财产上海航运中心,其保费收入分别为543.19万元、1299.01万元以及1377.02万元。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共有11家专业保险公司航运中心,共有54家财产保险公司在上海经营航运保险直保业务,3家再保险公司从事与航运相关的再保险业务。
“航运保险市场整体发展速度放缓,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和航运业的持续低迷。”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秘书长徐峰表示。
相关数据也已经有所反映。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7.17万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出口4.14万亿元,下降2.1%;进口3.03万亿元,下降7.5%。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微降0.3%。其中,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1%;进口8275亿元,下降5.7%;贸易顺差2980亿元,扩大45.8%。
世界贸易组织(WTO)近期的报告显示,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第五年放缓,全球贸易量增速预计为2.8%,可能将连续第五年低于3%。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均值仅为358点,运价持续处于下行趋势,尤其是海岬型干散货船舶运价下跌最为严重,大量船东难以维系支撑资金压力,大量船舶被拆解。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航运市场也步入了运力过剩、运价低迷的“新常态”环境。报告认为,当前市场有部分积极因素,但整体来看,运价反弹有天花板,运力端的存量过剩压力、闲置压力较大,需求端扩张空间有限。
安联保险相关负责人指出,经济下行拖累了航运业,并有可能对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有些船东选择尽量延长船舶检修的间隔期,还有一些船东则将船舶闲置。他强调,切不能因为经济压力而对安全问题一拖再拖,技术在进步,市场在变化,闲置船舶重新投入运营有可能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使相关流程标准化。
提示:航运保险保费四降三升,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有关人士认为这与世界经济和航运业的持续低迷有重大关系。由此可见,在做强航运保险业的路上,相关险企须经受一系列考验。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