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某房地产企业以养老名义非法集资

loadingloading
[提要]倾尽养老钱、抵押房产,却掉入“投资养老”的陷阱,血本无归。今年5月中旬,沈阳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理性投资、规避非法集资风险”的通知,指出近年来非法集资手法翻新,打

倾尽养老钱、抵押房产,却掉入“投资养老”的陷阱,血本无归。今年5月中旬,沈阳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理性投资、规避非法集资风险”的通知,指出近年来非法集资手法翻新,打着“养老”旗号实施犯罪,“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沈阳颐和轩公司非法集资案是其中之一。
2010年5月份起,该公司以运营“养老地产”为名在北京等10多个省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近20亿元,受害人年纪大多在50至70岁。行骗过程推销保健品盯“客户”颐和轩公司曾向北京当地老百姓募集资金。家住东城区的刘敏(化名),50岁出头,她忘不了那几个让她丢了房子的人:马庆龙、包国平、王桂青……马庆龙是沈阳颐和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这家注册资本800万元的房地产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之后,他又注册成立了沈阳颐和轩投资担保公司、北京颐和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010年起,上述几家公司以开发老年生态城等项目为由,许诺高息作为回报,募集资金。
刘敏2008年认识了包国平,当时包国平还是一家直销企业的业务经理,王桂青也是该企业员工。刘敏说,当时她经常在王桂青处为母亲买保健产品,对手脚勤快、经常送货上门的王桂青非常信任。2010年9月,包国平开始为颐和轩公司在北京地区开拓市场,王桂青被发展为该项目的“操盘手”。前期兑现返利骗信任最初一段时间,王桂青、包国平经常请刘敏吃饭、参加活动,向她介绍颐和轩的“养老地产”等项目,并向其灌输“高回报”的思想,称“地产项目有政府支持,收益高且有保障”。
刘敏于2010年九十月份试探性地投了2万多元,月息6%,合同金额约定为3万元,借款周期为3个月。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借款合同金额为本金加上利息。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实际借出2.5万元,利息为0.5万元的话,借款合同金额则直接约定为3万元。到2011年初这笔账期为3个月的单子到期,刘敏如期拿到了3万元,其中包括数千元的利息回报。2011年3月8日刘敏进行了第二笔投资,3个月后这笔几万元的单子也如期兑付,刘敏就更加信任王、包二人了,而这时颐和轩公司在北京的集资已到了最“疯狂”的地步。合同装满箱现金摆上桌王桂青向刘敏提议,已经有人抵押房子进行投资了,并且回报丰厚。有了前两次的成功投资经历,当年6月份,刘敏在典当行抵押了房产,投入100多万元。像刘敏一样上当的还有各地的很多人。据多位受害人回忆,在投资者过生日或家庭困难时,出手大方的包国平则直接向他们拿出上万元的红包,用以取得他们的信任。每到收集资款的时候,包国平的桌子上总能摆满现金,仅一式三份借款合同都能装满整个大纸箱。
记者从一些受害人手中获得的多份借款合同显示,颐和轩公司为借款单位,向乙方约定借款合同到期归还借款,并保证所借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并自愿用本公司拥有的所建住宅楼(沈阳市于洪区曹台新村)及个人全部财产抵押给乙方。!东窗事发非法集资18亿11人获刑刘敏没能等到3个月的借款周期到来,其他受害人也没能看到“养老地产”等房产项目开工,颐和轩公司就出事了。2011年8月13日,马庆龙在沈阳被抓,包国平于当月18日在北京被抓。
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向和平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马庆龙、包国平等11人利用颐和轩等3家公司的名义,以开发老年生态城等项目为由募集资金,以月息2%~6%的高利息作为回报,引诱北京、辽宁等地4872人次进行投资。截至2012年3月底,开具的合同金额多达18.7亿元。其中未返还的资金为8亿元。2012年12月,和平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审判马庆龙有期徒刑8年,包国平则被判5年6个月,其他被告人被判1年6个月至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2013年4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八成受害者为中老年人记者获得的北京、河北等地的受害人名单显示,投资者投资金额一般在数万元和数百万元之间,受害人年纪在50至70岁之间的,能占到八成左右。据刘敏回忆,她所见到的受害人多为退休人员,其中有些投资资金是养老钱,本金无法追回对他们的整个家庭影响很大。
“北京有好几位像她一样抵押了房产进行投资,而他们面临的结局一样,都是血本无归。”刘敏说。记者调查犯罪动机:瞄上养老床位紧张记者找到了颐和轩公司募集资金的视频宣传资料。视频资料显示,马庆龙等人在接待考察时提到,颐和轩致力于“老年生态城”建设,动机来自于《辽宁日报》2011年2月份一则“沈阳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报道,提到“在沈阳市养老院,登记入院的老人已经排成了长队,公办的(养老院)进不去,私立养老院不是床位紧张,就是价格高”。
至于“一床难求”背后的原因,颐和轩公司在宣传视频中着重提到,沈阳市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在已占全市总人口的16.7%,每百位老人只有1.4张床位。另外,沈阳的房地产面临的现实是,“老年公寓成为市场的被遗忘的角落,真正意义上老年地产项目在沈阳还属于空白”。针对市场空白,颐和轩公司称,其“国际生态老年城”项目在老龄化社会大背景下,是“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市场,集住宅与服务、生活与娱乐、医疗与保健于一体的市中心型老年住宅项目”,用于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上当原因:看好养老地产投资多位受访的受害人称,看好“养老地产”的前景促使他们进行投资。除沈阳外,一些大城市的公立养老院同样面临“一床难求”的局面。据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共有养老机构总数401家,其中公办215家,民办186家,北京60岁以上老人达248万,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2.9张。刘敏介绍说,包国平曾表示,等项目建成后,投资者就可以内部价格购买。在投资者看来,这样他们就可以自住用来养老或出租,仍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但是,记者向多位受害人询问颐和轩公司房产项目的具体地点,大家均表示:颐和轩公司用车载着我们,到地方后就让我们下来看,具体在沈阳哪也不清楚。记者根据颐和轩公司发放给投资者的宣传照片找到了“北市房产改造”项目的所在地。记者看到,该区域建筑已被拆,只剩下挖掘后的一堆堆黄土。周边多位群众确认,照片上的建筑就是该工地拆迁前的场景,大约于2011年的时候拆掉的。一位看守工地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地方原来是老北市最繁华的地带,拆完后但后来不知怎么没卖上价,现在已停工了。最新进展将对受害人重新登记“颐和轩案”终审判决至今一年有余,赃款仍未返还受害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表示,一审法院已经在判决书要求“侦查机关追缴的涉案财产及违法所得,依法返还投资者”。沈阳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王姓工作人员日前向记者解释说,受害人在公安部门登记的工作目前还没有完成,而且部分受害人至今没有报案,处非办会对受害人进行重新登记。“将来可能会在报纸上打广告,公布登记的具体时间、地点等细节。受害人沈阳当地的不多,多数是外地的,一线城市为主。对于受害人多的地方,可能受害人不需来沈阳,直接在当地进行登记就可以。”更多资讯可登陆保险在线商城,保险在线商城期待您的光临!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