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来自于银保监会的《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对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实施接管的公告》炸翻了各个保险行业群。
此时正在协助客户申请人工核保的我,不得不稍微停下手中的工作,快速的看了一下相关的消息,回答几个消费者普遍关切的问题吧:
1、为什么要接管?
答:因为他们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触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44条规定的接管条件;
那么保险法的接管条件到底是什么?请看下面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44条规定:
所以,为了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银保监会决定依法接管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等四家保险公司。
2、接管后,是否还可以投保天安人寿、华夏人寿这四家公司的产品?
答:当然可以,被接管不影响他们正常业务经营。
3、接管后,保险消费者需要配合做什么额外事项?
答:不需要。
4、接管四家保险公司后,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接管前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答;当然继续有效,根据《保险法》有关规定,四家保险公司无论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如何变化,风险如何化解,相关保险合同合法权益都将得到保障。
除了天安财险我未做过了解之外,其他的三家如天安人寿、华夏人寿、易安财险,我倒是对他们的个别产品做过简要点评,可参考下列几篇文章:
在共和国的保险发展史上,总共被接管过的保险公司有三家,分别是新华人寿(2006)、中华联合财险(2009)和安邦保险集团(2018)。
跟大家简单说下最近的一次被接管的安邦保险。
2018年2月23日,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依照《保险法》第144条规定,决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2019年2月22日,依照《保险法》第146条规定,中国银保监会决定将安邦集团接管期限延长一年。
2019年寿险保障期限5年及5年以上的产品规模占比提升到75%以上,较原安邦人寿以中短期产品为主的负债结构明显改善,银保期缴长期型业务从零起步,2019年实现保费收入55.7亿元。
财险公司2019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3.4亿元,综合成本率大幅下降1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截至2020年1月,接管前安邦集团发行的1.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理财保险已全部兑付,未发生一起逾期和违约事件,保险消费者和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2020年2月22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根据《保险法》第147条规定,从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拆分新设的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基本具备正常经营能力,中国银保监会依法结束对安邦集团的接管。
所以从以上的接管全过程可以看出,被接管其实对于保险公司的长期稳定经营是好事,对消费者长期利益的维护更是好事,所以如果大家手中持有天安人寿、华夏人寿、易安财险、天安财险的保单,也不需要过于担心,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干嘛干嘛。
这里要特别警惕一种舆论风向是什么呢?这个在安邦保险刚被接管时,同样出现在大家的微信朋友圈中。
那就是各大保险公司的的业务员借机进行恐吓虚假营销,尤其是大型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合资公司的代理人,特别喜欢搞这套。
比如“小公司不靠谱”、“小公司容易被接管”、“没听过的保险公司理赔不行”等等,就好像只有他们家的行,其他家的都不行。
安邦保险集团被接管前总资产规模曾还超过19000亿元,是招商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工商银行的第七大股东、民生银行的第七大股东呢。
华夏保险总资产还超过6000亿元,2019年,人家还荣登《财富》世界500强,位列榜单第442位呢。
所以保险公司小=不靠谱和保险公司大=靠谱这样的逻辑就是一个愚蠢可笑的逻辑。
类似论断可以参考下列文章:
所以,大家该干嘛干嘛,买保险还是不要光看公司大小、品牌大小,关键还是要看条款和保障杠杆。
你实在不知道看什么,看看银保监会发布的权威参考标准,买保险四看: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