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士再保险最新研究报告《面对利率挑战》出炉。该报告认为,相对非寿险公司,寿险公司受到的影响更大,在寿险产品中储蓄型产品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寿险公司必须对其保险保障重新定价,并且调整产品,以缩小利率风险敞口。非寿险公司则需要提高保费费率,以弥补较低的投资收益率。
利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下降,目前处于极低水平,最近许多市场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下跌至远低于2%的水平。虽然当前极低的利率水平有助于过度负债的借款人对其资产负债表实施“去杠杆化”,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保险公司管理着全球约25万亿美元资产,相当于全球金融资产的12%,其运营受到投资收益率下降的严重影响。
低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也会波及保单持有人,原因是保单持有人共同享有的利益总额缩水,意味着对于和过去相同的保险保障来说,现在只能享受到更少的收益或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保费。
但是,由于只有当前的保费收入(仅占总投资的一小部分)以市场收益率进行投资,所以低利率对保险公司产生的影响缓慢。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Astrid Frey表示:“利率会对保险投资组合产生滞后影响,保险公司将有时间做出反应,但这也会使得保险公司延迟采取必要的补救行动,并寄希望于利率反弹。”保险公司通常能自如地应对稳定、均值回归的利率水平,但当利率突然极端波动时,会对保险业构成重大挑战。
瑞再这份报告指出,在寿险方面,保险保障严格且保险期限很长的产品利率敏感性最高,储蓄型产品面临的利率风险最大,原因是其主要利润来源是投资收益。此外,保单持有人的行为难以预测,例如解约等,这也使得保险公司难以预计自身的现金流,从而加大了资产负债管理的复杂性。
同时,由于那些保障宽泛而且严格的有效业务保单条款无法更改,所以针对低利率的解决方案非常有限。但是,寿险公司可以优化其资产管理、风险对冲和运营成本,并通过提供新产品来替换现有保单,此类新产品提供相似的收益但更易于对冲风险。瑞士再保险首席经济师高旷楷(Kurt Karl)博士建议:“必须对新寿险产品重新定价,并调整保障水平,同时还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设计,以便更易于对冲利率风险。监管机构能够推动这方面的进展。”
瑞再报告指出,非寿险公司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少。为应对利率的突然上升或下降,可以利用续转期来对产品重新定价。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中,提高费率能帮助非寿险业恢复盈利能力。如果通胀水平出人意料地飙升,那么非寿险公司将面临更大的问题。虽然时有例外,但通胀飙升往往与利率上升有关。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在再保险交易中,分出业务的公司称为原保险人或分出公司,接受业务的公司称为再保险人,或分保接受人或分入公司。
再保险转嫁风险责任支付的保费叫做分保费或再保险费;由于分出公司在招揽业务过程中支出了一定的费用,由分入公司支付给分出公司的费用报酬称为分保佣金或分保手续费。
如果分保接受人又将其接受的业务再分给其他保险人,这种业务活动称为转分保或再再保险,双方分别称为转分保分出人和转分保接受人。
1、 合理确定承保限额和自留额。对于再保险人而言,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责任累积。为了确保经营和财务稳定,再保险人必须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合理确定承保限额。限额以内的部分是再保险人可以承保的部分,超过承保限额的部分则不能承保。即使限额以内的部分,由于业务的风险等级不同,标的数量众多,再保险人仍然可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责任累积。因此,再保险人还要结合业务的风险等级确定自留额。对于限额以内的超自留部分,应该安排转分保。
2、 选择适当的转分保方式。再保险有多种安排方式,它们各有不同的优势和适应性。关于再保险的安排方式及其各自特点将在第二章详细论述。再保险人在安排转分保时,应该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保障需求选择性价比最优的转分保方式或转分保组合。
3、 根据需要对自留额部分的风险责任安排超赔保障。上面已经谈到,即使再保险人严格按照自留额操作业务,仍然可能面临着较高的责任累积。当业务质量较高时,这也许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如果业务质量较差,赔付率较高,或者出现一次巨灾事故殃及众多保险标的时,再保险人就可能因支付高额赔款而严重损害财务稳定性。因此,自留额部分的责任累积潜伏着较大的风险,再保险人必须充分考虑业务的质量情况,审慎地作出是否对自留责任合理安排超赔保障的决策。
4、 建立合理的分级授权和严格的核保核赔制度。为了便于进行逐级监控和指导,再保险人应该根据保险金额、赔款金额或者其他标准建立内部的分级授权制度。同时为了进行专业的承保和理赔管理,应该建立严格的核保核赔制度,安排专家型人才从事核保核赔工作。
5、 转分保的安排要在国际间尽可能地分散。除了法律限制之外,转分保的安排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尽可能地分散,以缓冲因个别分保接受人出现问题而给再保险分出人带来的风险。
6、 确立转分保接受公司的资信标准。为了保证转分保的安全性,在选择转分保接受公司时,必须深人了解其资信状况。一个简单但实用的方法是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对再保险接受人的资信评级,如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A.M.Best、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资信评级。经验上一般认为,拟选择的接受人的资信评级至少要达到BB级以上。
7、 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完善的信息是一切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其中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再保险业的特点,再保险人应该建立一个巨灾责任累积的监控和预警的子系统,以及一个大赔案的跟踪处理系统,以便动态地掌握异常风险的发展变化,并及时作出应对之策。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