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去香港旅游时顺便买份保险,这已经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显示,去年,内地人豪掷30亿元到香港买保险,今年一季度大家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创造出9亿元的新保单,占香港新增保费的7.1%。港险究竟为什么如此吸引人呢?内地与香港法律不尽相同,购买港险是否靠谱?
保额高、预期年化收益高、服务全。一场病消灭一个中产,这虽然是开玩笑的,但也说出了很多白领家庭的担忧。今年6月,汪女士带着自己10个多月宝宝奔赴香港,为宝宝签下了某法国保险公司的一款缴费期限为20年的终身险,每年缴纳7000多元,而保额高达120万元。对于汪女士来说,内地5万至10万元的保额实在很低。
汪女士的这份保险是朋友推荐的。朋友在香港生子,直接在当地买了保险。后来朋友的宝宝生病了,住进了香港玛丽医院。虽然费用贵一些,但保险公司在7天之内完成了理赔。这件事过后,她周围的亲朋好友在她的劝说下都蠢蠢欲动,汪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据一位香港保险经纪人介绍,内地很多人在香港买的保险单都是在朋友的劝说下完成的。政府对于跨境买保险的行为是不鼓励的。
据了解,香港的重大疾病险包括除皮肤癌外的38种疾病,而内地最多的险种也仅包括32种,并且港险以香港地区的标准医疗费用为准。以内地10万元保单为例,一般内地的住院补偿为30元/天,而港险承诺的住院费为360港元/天至2480港元/天。在香港购买人寿险还附加重大疾病险,费率有时比内地少一半。
香港一些保险公司的储蓄型寿险大都提供10%至20%的年回报率,附加每年现金红利或基金结余,红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0至30%。内地市场上的寿险产品回报率基本在2%左右。港险具有不可争议条款,即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
风险不小仅适合中产
究竟什么样的人群适合港险?理财专家建议,中产及以上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比较适合购买港险。就险种而言,除了重疾险和寿险外,一般意外险等险种并不适合去香港购买,否则理赔的过程太过繁琐。港险的购买、签署、理赔和诉讼等程序必须都在香港当地完成。如果未按规定执行,那么保单就是无效保单。
与大多数人一样,汪女士在购买港险之前对其一无所知。如何解读保险条款、如何选择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等问题着实让她头疼。对于众多内地人而言,目前这些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保险产品自身也存在风险。有统计显示,自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升值22%,而港元和美元汇率挂钩,香港长期的寿险保单存在缩水风险。此外,内地保险业有保障基金制度,即便保险公司倒闭,该保障基金也能使保单持有人的损失低于保额的10%,而港险欠缺这方面的保障。由于是异地购买,港险的理赔和诉讼成本也相当高。
对于到香港买保险靠不靠谱这个问题,关键要看自身对风险的承受力。如果有经济基础并且看重的是享受保险服务而不是竭尽全力做投资,到香港买份保险也未尝不可。
●港险购买须知
上网或联系保险公司或保险经纪公司查询保险产品,应注意有些产品不对内地发售。
到香港政府网站核实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资质。港澳通行证、内地身份证一定要带上,赴香港,在香港银行办理一张银行卡,存进缴纳保费所需的款项。今后每年缴费时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转账,但需要一定的手续费。在香港签署合同时,理赔程序一定要认真了解。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