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3557万人,占整体的28.1%,整个国家已进入“超老龄社会”。
劳动人口失衡,让日本的财政难以负担和保障老年人口的退休生活,老人们在延迟退休等各种政策下,只能选择继续工作。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日本官员甚至提出,希望打造一个“终生不退休”的社会。
虽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不及日本严重,但“老龄化趋势”同样不可避免。这就引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我们这一代该如何养老?
对此,杭州一家养老院推出了一项有意思的志愿服务项目:以低廉租金出租养老院房间给年轻人住,前提是年轻人每月必须提供一定的时间来陪伴老年人。这样一来,老年人的孤单问题就得到很大的改善。
那么把范围扩大到全国,在养老问题上,国家、家庭和个人各自面临怎样的困难,又将何去何从呢?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下。
▼▼
国家重视升级,家庭和个人有心无力
1. 国家层面,政府联手企业发力解决问题
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养老难题,做了不少尝试,获得不少成效。我最近也参观了上海市政府养老框架支持下的一家民营养老中心。
这家民营养老中心,一共做了4方面养老服务工作:
► 社保“长期护理险”:作为养老的基础部分,社保正在试点增加长期护理险,经过评级,保障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照顾。
► 推出“日间托管”:养老中心或社区负责丰富和照顾老人们的白天生活,解决老人缺少陪伴的问题。
► 养老“兼养”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兼顾家庭养老和社会上门服务养老,为不愿意住进养老院的老人提供更多选择。
► 远程医疗:医生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对患者在线诊疗,比如远程在线问诊、阅片、开处方等。此外,医疗平台还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为患者提供长期健康管理服务,这项服务特别适合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
可见,在养老这个问题上,国家持积极尝试新方法的态度,不断发力解决难题。
但相反的是,家庭和个人在养老问题上,还处于一个比较“被动无力”的状态。
2. 家庭层面,年轻人只担忧没行动
现在的80后家庭基本上都是“2+4”模式,有的还有爷爷奶奶辈需要照顾。养老重任在肩,但年轻人更多只是心里担忧,迟迟没有行动。
3. 从个人层面看,年轻暂无想法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成本在提高,特别是留在一二线大城市奋斗的人。这导致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当下的生活,对未来没有太多想法。
养老问题,我们有哪些焦虑?
针对这个问题,我也和身边的人聊了聊,下面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声音。
▶ 90后职场新人:
我还没怎么想过养老问题,现在规划退休生活是不是有点早?我担心未来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 中年二胎父亲:
我暂时只能顾得上我爸妈的养老,自己的养老,实在没精力顾了。
▶ 刚退休的叔叔:
我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但也不想住养老院,正发愁退休生活怎么过呢。
关于养老,我们能够做什么
目前看来,大多数人在养老问题上还处于只担忧、没行动的状态。
但美好生活需要自在掌握,对此,我从精算师的角度,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大家可以自主掌握好自己的养老生活。
1.主动跟着国家走
主动了解政府和社区在养老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以及相关养老政策。善用国家提供的养老服务和保障,能够有效地减轻个人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2.积极筹措个人未来
政府支持有限,并且不一定适合自己或长辈的情况,自己也要提早规划。
▶ 经济方面,配置理财产品的时候要留意“复利效应”,根据目前的生活状态去做计划,不必追求一成不变;
▶ 强制储蓄,提前锁定未来养老金的一部分;
▶ 尽早规划,量力而为,不管准备多少,都好过零准备。
3.养老保险添保障
配置一份靠谱的养老保险,能够为未来的养老生活多添一份保障。
从专业角度来说,我认为规划合适的保险产品,需要考虑个人的收入情况、年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流动性、逐利诉求情况。
如果你是想要提前规划养老但薪水羞涩的职场新人,那么可以看看人寿筑福金生年金保险。“生存+祝寿+养老+身故”保险金综合一体,还附加了意外伤害保障与重疾身故保费豁免权,可以说是一款传统型养老险的优质升级产品。
如果你是想为以后的老年生活锁定一笔可观的资金,那么一定要看产品的收益率和稳定程度,其中稳定性的优先级要高于收益率。
从精算师的角度,推荐“自在人生A”养老金保险产品,这份产品包括终身领取养老金,锁定基本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灵活选择领取起始年龄及方式等。
养老问题不可避免,
但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人寿希望,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依然能够自在掌握,美好生活。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