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保险看似保障终生,其实并非如此,本文就将结合一个案例为您讲解终生保险其实未必保一生,希望大家看了可以从中受益。
今年55岁的王阿姨,1998年为自己和丈夫买了同一款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王阿姨的重疾保额是4万元,身故额外赔付2万元,共6万元;丈夫的重疾保额为6万元,身故额外赔付3万元。两人每年的保费一共3700元,交费期限20年,总共7.4万元。 王阿姨和丈夫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每年3700元的保费在15年前并不算少,自己4万元、丈夫6万元的重疾保额在当时来看也够用了。可如今医疗费大涨,得场大病少则花费十几万元,多则花费几十万元,王阿姨和丈夫的那点儿保额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了。王阿姨想不通:想当初时并没吝啬,怎么到现在保障效果却缩水严重? 长期持有保险必然要面对通胀问题,当通胀严重时,原先设想的终身保障效果将变得非常鸡肋,即使有分红的终身寿险也难逃此劫。 定期寿险,一种早就被遗忘的保险,效果其实可以好得出奇。 消费型定期寿险和定期储蓄型保险相比,主要的区别就是保死不保活。对于一个30岁男性来说,同样是10万元的身故保额20年交费,某款分红型终身寿险的年交保费为3050元,交费总数为6.1万元,同一家公司的一款定期寿险,保障期限30年,可保障到60岁的年交保费只有460元,总共交费9200元,保费相差近7倍。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