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0月2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21日在中国记协举办的“新闻茶座”上澄清,“多部门就延长养老保险缴费等达成共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多部门就延长养老保险缴费等问题达成共识。胡晓义说,相关部门确实就养老保险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召开了闭门会议,但主要是7家研究机构对养老保险改革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讨,相关部门并没有发表具体意见。因此,“多部门就延长养老保险缴费等达成共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胡晓义说,尽管养老保险改革方向明确,但养老“并轨”、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具体问题仍然处在研讨阶段,仍需深入研究。同时,养老保险15年的缴费年限是领取养老金的门槛,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待遇相关,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他解释说,一些国家规定,领取全额养老金需要缴费满35年、37年、40年,否则就要递减养老金的水平。而我国是在15年的门槛上做加法,每多缴一年,就多领一年。这与在40年基础上做减法机理是一样的。 他同时指出,到底如何运作既要看制度本身的发展历史,也要看中国老百姓在文化心理上的接受习惯,需要深入研究。延长缴费年限“已定”,民意几何?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而其中“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和“延迟退休”更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我国目前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多数人的工作年限都不止15年,客观来说有延长的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延长缴费年限要么意味着个人经济负担的增加,要么意味着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于缩小多轨制下的养老待遇差别恐无多大帮助,相反还有可能扩大不公平鸿沟,这不能不察。
在现有制度下,从人口结构来看,养老体制改革乃大势所趋,确实需要尽快启动相应改革。但改革涉及民众切身利益,因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和专家研究“顶层设计”,更需要普通民众参与,在养老制度改革中多聆听“底层声音”。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要设计出真正合情合理的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必须问计于利益攸关的养老金缴纳者。如果将他们的声音排除在外,只是由专家在高楼深院内闭门造车,恐难接地气,难合实情。 养老制度改革方案需要认同,而寻求认同就需要在改革设计阶段,即公开征询意见,让普通民众参与,在公共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共识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