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明年会有牛市,逻辑一如当年巴菲特的逻辑,因此转载其于1977年的文章。当然,我也不悲观,认为股市会大跌,我认为是股市的估值已经对应了滞涨经济下,不佳的企业盈利预期。
本文原载于1977年5月的《财富》杂志,发表文章时,巴菲特46岁。在文中,巴菲特阐述了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核心问题在于:股票市场的资本回报率没有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而似乎是停滞在了12% 作者:沃伦巴菲特,《财富》杂志1977年5月号 股票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像一样表现不佳,这已经不是个秘密。
在过去10年里,我们一直处于这种通胀环境里。确实,这是一个股票遇到麻烦的时期。但是,在这段时间里造成股票市场难题的原因仍然没有被人们完全理解。 在通胀时期债券持有者所遇到的问题一点也不神秘。当美元月复一月地贬值,一种本金和收入都用美元支付的证券不会是个大赢家。你根本不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就能搞懂这个问题。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股票是不同的。多年来,传统智慧坚持认为股票是对通货膨胀的对冲。这个说法来源于一个事实,那就是股票不像债券一样是对美元的所有权,而是对有着生产设施的公司的所有权。
因此,股票投资者们相信,无论政客们如何印钞票,股票投资者仍然能保持他们投资的实际价值。 但是为什么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主要原因在于:我认为股票在经济实质上非常类似于债券。 我知道我的主张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显得古怪。他们马上就观察到债券的回报(利息)是固定的,而股票投资的回报(盈利)会每年变化极大。这确实是事实。
但是,任何研究战后公司总体回报的人都会发现一个现象:资本回报率实际上并没有变化那么多。 停滞的息票 战后10年,一直到1955年,道琼斯工业指数里的公司的资本回报率是12.8%。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