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是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重要议题之一。“养老金”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经济基础,对于保障老年人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天津一直极为关注。天津提出:要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继续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制度,“十二五”期间每年递增10%。
两会声音改进养老保障体系
据统计,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近2亿,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2030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巨大。
中国老龄化的特点是未富先老,一般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在人均GDP3000美元时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养老金是老人的“生活支柱”,所以,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首先应该实现中央统筹,按照各地居民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支付基础养老金。其次是做好个人账户,可以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的员工福利,甚至商家消费的积分都可以转化为养老金,交给安全的受委托人,并建立良好的投资机制。
天津做法养老保障体系全覆盖
天津市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以社会养老保险、老年社会救助和老年社会福利为基础,以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根据天津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保承受能力,继续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制度,“十二五”期间每年递增10%。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保障制度。继续推进企业年金制度,逐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改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适当提高老年人门诊报销额度(上限增加500元),调整老年人门诊报销比例(上浮10%)。进一步完善全市统筹、城乡一体、统一经办管理、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即时救助,一站式服务,方便困难老年人就医。逐步加大救助力度,尤其是对患重大疾病的救助对象适当提高救助标准。
完善城乡老年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救助制度。建立全市老年人救助基金,对高龄特困老年人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制度性救助。
完善城乡无收入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建立合理的调整机制,根据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相应进行调整,使60岁以上每人每月120元、70岁以上每人每月140元、80岁以上每人每月160元。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使老年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8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补贴。提高百岁老人营养补助费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00元。制定高龄老人和重度残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实施办法。适当扩展免费乘坐公交车辆优待范围,将优待人群扩至天津常住老年人和天津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研究制定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对老年人实行优惠政策。
完善政府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低收入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和残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补贴政策,完善老年人居家养老扶持政策,建立家庭成员照顾年老父母的奖励扶持制度。
购买太平洋保险可直接登录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哦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