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大数人而言,保险公司所谓10-20%的实际收入(指扣税和社保外)做为商业保险保费的开支的合理范围都偏高了,我个人理解这个数额是保险代理人为了增加销售额而做的营销战术。事实上,我个人认为中国家庭在没有避税需要的情况下,家庭保费支出一年在年收入的5%以下比较合适——一位年薪10万的年轻人一年花1万-2万去买保险?真没有太多的必要。
如果你不保障医疗险种和车险,这个保费开支更应当降低到年收入的1%以下。为什么?因为意外险的费率一般是每万元20元,即千分之2,精算师算出来你出意外的可能性也就是千分之2,别把世界想得太危险了。(只是类比,并不完全科学)
2、消费险才是主流,所有带投保意义还演算红利的险种都没有太多的意义。保险的主旨是用你交的钱去对赌各种意外,而不是为你生财。事实上,由于返还险种中涉及大量如”现金价值“之类的危险点,大部分涉及保险投诉的都是因为返还险。
3、尽量不买短期附加险种,因为保险公司随时可以在一年合同到期后取消。短期限注意”保证续保“条款。
4、建议30岁以下,经济能力不算强的人投保定期险,一般保障到60-75岁,而人一般出现意外、疾病给家庭或自己带来最大损失的也是这个年龄。没有必要一定要保障到终生,要做出相应的取舍。当然,经济充裕后,也可以适当补充终身险种。
6、越早买保险越划算。
7、社保一定要买。养老险就当强制储蓄或奉献国家了,重点是那个不管你怎么生病永远也承保的医保。
8、重疾险香港国内各有优劣,虽然香港保险相对费率、理赔条件都要宽泛一些,但也是有汇率风险以及政策风险。大陆的重疾险整体上相对麻烦一点,但是也出现了很多费率不错的重疾险,特别是有轻症豁免,是大陆重疾险的优势。另外提醒一下:面重疾险的主要作用不是你得了病有钱治病,因为其各种赔付条件相对苛刻(比如心脏病必需是开胸手术而不能做微创一类),所以只能作为保障你在生了病后,家庭失去一部分收入而带来的经济补充,个人觉得一般家庭,在有社保的情况下,个人保30万足够了。如果重疾险的保额不算高(小于50万),且不住在香港相邻地区,那么香港的重疾险优势也不算特别大。
9、注意增加财产险除种。
10、可以在网上买的保险尽量在网上买 ,如中民保险网,慧择保险网或保险公司官网,如此可尽可能的降低你的保费支出(保险公司因为不用付提成给保险代理人,所以一般会给予一定的折扣)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