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小保险公司的保险能买吗?

loadingloading
[提要]咱们买保险,挑的是保险产品,而不是保险公司。可是江湖险恶,你看那些线下代理人,卖着价格贵几万的保险,还挂着侠义道的招牌。他们说:——小公司没有实力,赔付没保障,而我们是大品牌,

 

咱们买保险,挑的是保险产品,而不是保险公司。

可是江湖险恶,你看那些线下代理人,卖着价格贵几万的保险,还挂着侠义道的招牌。

他们说:

——小公司没有实力,赔付没保障,而我们是大品牌,服务好,理赔快......blabla...

这时的你又懵了,求助无门心茫然。

也罢,

公子写了个长文,一次性解决大家的困惑。

 

所谓的「小公司」到底有多小?

江湖上保险公司林立,但是它远比你想象的要少。

现在大陆有多少保险公司呢?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12月,在大陆经营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12家,人身险公司96家,财产险公司89家。

但是以大家熟知的「中国平安」为例,它分为: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和平安财险四家子公司。这四家公司各持有一块牌照,也就是说,仅平安一家就持有4块牌照。

所以呢,真实数字要比直接加和少一些,在120家左右。

而香港,点大的地方,就有一百五六十家保险公司,

相较之下,大陆可以说是人丁稀落,少得可怜了。

量少的结果,是这些保险公司的质量真的很高。

我仿佛看到了你的满脸狐疑,真的吗?

在这些保险公司中,简单可以分为三大流派:

 

1)品牌公司

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新华、泰康等。

这些大公司大多发源于上世纪末,股东实力较强、注册资金大,同时广告宣传投入较多、知名度高。

这些,也正是许多老百姓和保险代理人口中的「大公司」。

 

2)合资公司

比如瑞泰人寿、中英人寿、工银安盛、中信保诚等等

我们试举几例:

 

中英人寿:中粮集团和英国英杰华保险集团的合资,后者诞生于1696年,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 

工银安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五矿集团和法国安盛的合资,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 

瑞泰人寿:中国国电集团和英国耆卫保险集团的合资,后者成立于南非,业务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保险公司,外有一流的国际保险公司做外援,内有大央企、大银行站台,才是真正的王者。

只是因为行事比较低调,不太重视广告和营销,导致知名度不高,但经营策略稳健,更注重长期稳定发展,

做到了真正的低调奢华有内涵。

 

3)新兴公司

常听说的比如百年人寿、信美相互、华贵人寿等等

我们也试举几例:

 

众安保险:三大股东分别是阿里、腾讯、平安

信美相互:大股东是阿里

百年人寿:大股东是绿城

华贵人寿:大股东是茅台 

这些新兴公司出生晚,刚拿到牌照,市场就被巨头们瓜分完了。为了抢占份额,往往会低利润经营,注重市场规模发展,产品的价格一般会比较便宜。

 

但是实力一点都不差,背后都是国内知名大企业,大股东中最差的也是地方政府的「亲儿子」。

有些线下代理人开口就是保险公司分大小,那我可就纳闷了:

 

你来告诉我哪家算小公司?

在大陆卖保险是要牌照的。而想拿到牌照非常难。 

上图是保险法第68条的规定。第一条就写明了,要求股东是必须干干净净的,而且净资产不得低于2个亿。

而在真实情况下,没有20亿以上真金白银是很难办成这事的。而且即便是有这钱,也得有足够的背景,不然就得排队,据说在保监会排队等批牌照的公司都超过了200家。

 

然后呢?2016年批了12家,2017年批了6家,你们猜18年批了几家?

Only 1家,就是京东合资入股的安联(中国)财险。

你就说严不严?你就说难不难?

所以说,保险是大佬们的游戏,是大佬们斗技的舞台,真不是随随便便阿猫阿狗就开得了保险公司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保险公司只有相对的大小,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非常大的公司。

当我们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到底在挑什么?

——我们XX保险已经有30年历史了,是世界500强的企业,已经「大而不能倒」了。买我们家的保险,安全放心。

线下代理人说得天花乱坠。

这些重要吗?重要,对保险公司自己重要。

但这些跟我们老百姓隔了十万八千里,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关我P事。

公子总结了下,真正对咱们老百姓重要的是一共四方面:

 

0、安全

1、理赔

2、条款

 

安全的问题公子先按下不表,在第三部分我会详细介绍每张保单背后的大家伙——保险公司的监管机制。

只丢个结论在这里,

所有保单的安全性都是一样的,只要五星红旗不倒,你的保单指定能赔。

大公司大而不能倒,小公司小而不会倒。同在银保监会的监管机制底下,没倒闭的可能。

大家都很安全,所以公子把安全性放在了第0位。

 

1、理赔

 

理赔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环节了,很多人总是会担心在小保险公司买了不赔。

这种担心,从逻辑上就有问题,

因为公司大,本不需要理赔的,保险公司都愿意赔?

因为公司小,本应该要理赔的,保险公司就会故意不赔?

好像不是这样的吧。

但凡是保险公司,理赔都有个原则,叫不惜赔、不滥赔。

如果风险明确,符合理赔条款无异议,那么保险公司完全没必要为了一份保单而丢掉自己的名声,要知道,理赔才是保险公司的口碑源泉。

同样,如果风险不明确,理赔条款界定不明显,这种情况就算是大保险公司,也是会产生争议的。

说得粗俗一点:保险公司从注册到运营,成本这么高,犯得着为几十万的一份保单斤斤计较?

公子拿到了部分保险公司的18年的理赔数据: 

大家可以发现,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率都能达到97%以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97%的理赔率并不是说保险公司从100张保单里随便抽出来三张说,这三张咱们不赔了。

每一张不赔的保单保险公司都有理有据: 

咱们买的保险,就是和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份合同,关于保障内容、理赔约定,从签订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了。符合条款,保险公司不敢不赔,不符合条款,亲戚是保险公司董事也没用。

就是一句话,该赔一定会赔,不该赔一定不赔。

 

2、条款

这时候线下代理人说了,

小公司的合同条款有坑,而我们大公司比较重视品牌、讲究诚信。

这句话乍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但是呢.......无妨,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15年的时候,徐先生投保了平安的平安福,17年确诊得了冠心病,做了冠状动脉支架(非开胸),花了十几万。

出院后找某安理赔,结果被拒赔了。用户不服,到法院起诉保险公司,最后还是败诉……

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用户当时选择了伤害较小的手术方式,没有开胸,所以不属于重大疾病。

徐先生想,好吧,不算重疾认倒霉了,但是你总得给我算轻症,赔一部分吧?

而倒霉的是,XX福的条款比较黑,不保这个高发轻症。

坑爹了......

拿这些事情跟线下代理人讲,

线下代理人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大保险公司的条款,怎么能算是坑呢?

活脱脱一个现代版孔乙己。 

咱虽不能一棍子打死说,大保险公司一定比小保险公司坑多。

但是从常理上判断,小保险公司合同里的坑要相对少。

由于所有产品的合同条款都是公开的,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找到、看到,这其中肯定也是包括保险公司的竞争对手。

小公司本来就跟大公司竞争时处于下风,如果敢从条款上面动手脚,那真叫作死。

经验丰富的大公司一旦发现了,本来自家的销售人员就多,一人一句坏话就能让小公司声名扫地,再请几个自媒体宣传一下,那么这家小公司就很难咸鱼翻身了。

可是还是总有人会担心:

合同是保险公司编写的,万一把条款写个模棱两可,搞个文字游戏,到时候拒赔怎么办?

正是由于保险合同是保险公司编写的,所以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从法律上讲是偏向你的。

但是公子见到最多的情况是,自己粗心没看条款,或者是没理解条款里的意思,然后需要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就理直气壮地说:你看看这里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是你没看。这时候法律就没办法帮你了。

那有人就要说了,咱们老百姓对看保险合同又不在行,一辈子看不了几次,哪里知道坑在哪里啊?

没办法,这时候就需要的是有良知的专业人士为你排坑了。

有问题,就来撩我吧。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