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正是花一样的年华,而这个身患脑瘤压迫神经的大男孩生命却危在旦夕。就在自己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令家人和朋友都感到震惊的举动捐献器官。他让生命换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他就是罗振伟。
25岁的他,名字永远镌刻在纪念碑上,和其他8人一起,捐出的器官挽救了31名重病患者。但等待移植的患者和接受移植的患者比例是150∶1。4月1日,省红十字会举行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并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大队授旗,倡导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
遗憾
二十出头,查出脑瘤晚期
4月1日上午,位于新郑福寿园的红十字纪念园里,来自濮阳的罗占忠夫妻,泪眼婆娑,默默地一遍遍抚摸着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罗振伟。这个生命终结于25岁的年轻人,是他们的儿子,也是我省第8位器官捐献者。“儿子生死都是我们的骄傲。”罗占忠说。
据罗占忠介绍,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2004年高中毕业的罗振伟没有考大学,而是远赴东北当了一名消防兵。退伍后,罗振伟一直在北京中关村打工。工作期间,罗振伟的大学梦开始慢慢复苏。2008年,罗振伟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
不过,罗占忠更担心儿子的身体,考试前,罗振伟总感觉自己视力凝,家人劝他去医院查查,但他认为是看书疲劳所致,一直忙于工作学习。2008年10月,正在北京工作的罗振伟突然眼前漆黑,被送到医院后,查出是脑瘤晚期。
感动
离开人世前,他决定捐献器官
得到消息的罗占忠夫妻惊呆了,赶到儿子身边时,曾经活蹦乱跳、开朗自信的儿子,因为肿瘤压迫视神经、听神经,已经看不到、听不到了。虽然前后历经几次手术,但肿瘤贯穿罗振伟的脑动脉,根本无法切除。
就在他入院第10天,罗振伟收到了北京理工大的录取通知书,可惜,上大学成了一个永远的梦◇来,罗振伟转院到郑州人民医院。3年来,他与外界的交流,全靠纸和笔,而外界的信息,就靠父母在他的手心里写字。
去年年底,感觉自己时日无多的罗振伟突然在纸上写到死后要捐献器官,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孩子感觉我们不同意,一遍一遍在纸上写,这是他最后的愿望。当兵时第一次听说器官捐献时,他就已经决定了。”罗占忠说,为了儿子的心愿,他的妈妈哭着在儿子手心写了个“好”字。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