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监会在近期通报了农险产品升级改造工作的相关情况,而且还提高了赔付标准,下调了保险费率。农业保险公司目前正面临“保费下降、盈利下滑”等状况,但这其中也有例外,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就没有受到农业保险政策调整的影响。
玩转农险创新
“我们的使命不完全是将保费规模做到多大,同时是研究如何将金融和产业相互推动。”石践说。
最近三年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4年底,安信农险仅增长了25.84%,达到4.48亿元。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综合成本率从131.8%降为90.72%。当然,主要原因是这两年未曾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但同时也和安信专注于险种创新和业务结构优化有很大关系。
譬如如今正在全国推广的目标价格保险便是安信率先实施的,“之前没有人敢涉足价格保险产品,是因为农产品价格波动是非常厉害的,受各方面影响非常大。不过我们看到的是价格风险和自然风险之间的一种对冲效应,也就是说当价格风险很大的时候自然风险就很小,反之亦然。”石践说,通过这两种产品之间的风险对冲,就带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
而这种做法目前已经不局限在保险行业中推广了。据他介绍,国家政策方面都在研究价格体系的管理,国家将会出台的农产品受灾价格保险机制,基本经验来自于安信2008年所创新的蔬菜目标价格保险体系。
当然,安信创新的路径不只一种,“运用创新的模式承保传统业务”也是其中之一。以水产养殖类保险为例,安信的水产养殖保险保费绝对数在全国排名前列。“实际上,全国没有几个省市敢去做水产养殖保险,因为承保的虾鱼等标的都是在水面以下的,水面以下到底死了多少谁也不清楚,那么保险公司怎么敢保呢,风险太大了。”石践坦言,但是安信将上海的水产养殖保险做到了72%的覆盖。
“安信在2005年开始涉足水产养殖的时候,刚开始两年的赔付率很吓人,简单赔付率最高达到了283%,同时运营成本极高,还不断地出现上访,还有诸多道德风险。”石践说。
从2007年以后,安信开始采用互助合作制保险的模式,签合同时就跟投保人约定好,大灾(1/3以上的面积遭灾)由安信直接赔付,其他日常赔付则由合作组织成立的理事会查勘定损,进行赔付。养殖户所交的保费形成一个资金池,保险公司提取一定的管理费,每年再提取一部分大灾风险准备金,供大灾时用,剩下的保费便是可以用来赔付小灾的资金,如果一年下来有结余,这部分结余就可以用于养殖户的苗种换代、设施改造、生产等等,也就是根据他们的管理需求,将积余部分资金用于养殖风险防控和应对大灾风险。“通过这样的运作,养殖户养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风险防控手段更为先进,我们这一块业务的整体赔付率通常在50%多,最近两年是56%左右,最好的一年只有46%。赔付率和运营成本都大大降低,而且提取的大灾准备金都没怎么用到,我今年就准备不提了,”石践说,这就是通过运营机制的创新将业务规模、覆盖面都做起来,并且各方都很满意。
准确核赔不是问题
实际上,安信对于农险产品的创新是从另一角度解决农险准确核赔的问题。不过,在石践看来,“在农险里面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因为问题本身是有解决方案的,而针对农险的千千万万的核赔技术,我认为是事倍功半、意义不大的。”
以上海地区为例,针对风险农户要做到准确的核损核赔确实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不仅保险公司搞不清楚,连农户自己都搞不清楚。因为农险所承保的都是有生命的作物,不同时期遭受灾害的损失率都是不同的,每个合同单子约定某一时期的损失率,这是非常初级的做法,而这种做法背后就很难去进行核审核赔,“非常精准地记录损失多少,这是根本做不到的”,石践直言,保险本身就是量化风险,而对不可量化的风险做保险实际上就是会出现这些不可解决的问题。
不过,“从保险本身的产品设计是可以多做文章的,保险产品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石践说,“现在正在推广的指数化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他举例说,比如水果受风灾的影响很大,风一吹掉下来就有损失了,但是这个损失是有残余价值的,而且果子在不同的成熟期掉下来的残余价值是不一样的,你就很难去判定损失。“用气象指数的方式,约定当风力达到某一级时,保险公司赔偿多少经济损失,这个经济损失通过科学测算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农户在发生灾难以后不再是等着保险公司来赔偿,而是积极地抢种抢收,他的损失也能减小到最小。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包括后期的查勘定损、人力成本等大大降低,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理赔,赔款第二天就可以到账。
石践认为,农业风险是可以管理的,但是不能用传统方式来运作,而应该通过这样的产品创新来解决根本不可能解决的核赔问题,而且带给公司成本的下降是巨大的,降低经营成本本身就是一种效益。
从安信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农险产品扩大保险责任、提高赔付标准、降低理赔条件、下调保险费率等一系列升级,安信农险不仅没有受到保费降低、赔付攀升的困扰,反而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一定程度的降幅。
此外,经济观察报从保监会了解到,近两年推动搭建的全国农险平台目前正在调试中,调试结束后便可投入使用。全国农险平台一期主要归集中央财政补贴的各类种植险业务数据。未来,全国农险平台还将进一步拓宽行业内的数据归集范围,并引进各类外部数据。
提示:国家为了进一步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在近年来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积,并且提出要提高粮食作物保障水平,降低理赔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保险公司的负担。但是安信作为农业保险公司中的一员,凭借自身优势,准确的对农险产品风险进行定价,而且还把收集过来的风险通过期货或期权市场对冲,成为农业保险公司中佼佼者。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