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统计发现,近一个月,保险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不减,但是不同的机构对于具体的公司和板块也各有所爱。大型保险公司主要覆盖医药、滑雪、传媒、家电等行业,而中险保险公司则比较偏爱房地产、新材料、环保等领域。
保险机构调研保持热度
公开信息显示,9月中旬以来,此前常现身上市公司发布的接受机构调研公告中的保险机构保持活跃,对多个行业板块开展调研。参与调研的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养老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等。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保险机构对于后市的判断普遍趋于保守,将耐心等待合适的投资机会。
近一个月,大型保险机构对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不减。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先后调研了46家公司,行业覆盖钢铁、医药、化学、传媒、家电、通信、IT等。中国人寿及其子公司先后调研了32家公司,行业覆盖传媒、IT、军工、医药、环保、食品、房地产、旅游等。新华资管调研了9家公司,行业包括稀有金属、环保、新材料、医药等。中国太保及其子公司调研了4家公司,涉及通用机械、化学制品、包装印刷、IT等领域。泰康资管调研了34家公司,人保资产和人保资管合计调研了19家公司。
中小保险公司也积极行动。天安财险对2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安邦资管和前海人寿调研的上市公司均为19家。富德生命人寿对天虹商场、普莱柯两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华夏保险、阳光保险、安华农业保险、华安财险以及一些外资保险机构也对部分上市公司给予了关注。
整体而言,大型保险机构在行业的覆盖面上更为广泛,中小保险机构则聚焦于环保、医药、房地产、新材料、IT等领域。一心堂、泛海控股、振芯科技、北京科锐等公司接受了多家保险机构的调研。
兼顾防御与进攻
机构人士认为,从保险资金调研的方向看,一方面,房地产、医药等防御性板块中的绩优股仍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业绩支撑明显、经营战略清晰的公司;另一方面,新材料、互联网金融、健康中国、军工等板块也受到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不同程度地受到各路险资调研的青睐。有券商分析师认为,险资可投资创业板股票是保监会给险资投资“松绑”的重要一步,丰富了险资股票投资品种,有利于险资挖掘成长型股票,但也对险资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保险资管人士表示,调研之后,保险机构对于是否介入该股以及判断介入时机较其他金融机构更保守。除了分析个股所在板块的各层面情况外,保险机构还要考虑大市的影响。对于9月以来已走出一轮行情的股票,险资不愿追高,而是将这些股票作为储备标的,等待未来更合适的投资时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入场较早的保险机构今年仍有望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总体而言,坚持价值投资的保险机构在更长周期内仍有可观的获利机会,特别时近年底,一些利好预期将相继兑现,从而对股票市场部分板块形成积极的催化作用。
参与调研的某保险机构投资人士认为,市场阶段性波动的预期明显,IPO重启等最新动向说明市场秩序正在恢复,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机构在资金运用方面更应以理性为先,把握好投资时机,不宜盲目追高,对于介入时点的判断应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心态。
提示:虽然四季度资本市场继续维持震荡,但是保险机构仍然偏爱调研上市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保险机构的投资热情不减,但在资金运用方面仍然保持理性,在布局防御性板块的同时还适当的关注新材料、互联网金融等相关行业,保险机构的投资可谓是攻守兼备。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