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行业也随之发展火热。近年来,各大省份保险公司也在不断积极发展自身,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近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保险业对于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30家财险+34家寿险望获益
保监会上述《意见》提到,允许京津冀保险公司打破经营区域限制,在三地保险监管机构备案后开展异地业务,推动京津冀保险市场均衡化发展。
这是笔者此前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的,相关保险公司人士最为关心也是甚为期待的部分。
一家在北京设立分公司但尚未在河北和天津开设分公司的寿险公司的总裁就曾表示,未来,京津冀一体化如果能够打破区域限制的话,其公司将迎来明显的利好,即有望在京津冀三地展业,从而扩大目前的经营区域。
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全国73家财产险公司中,在北京开展业务的公司共47家,获准在天津、河北展业的产险公司分别有24家和28家。其中,同时在京津冀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产险公司仅有21家,有30家产险公司或只在一地设立了分支、或在其中两地设立了分支。
寿险方面,全国76家寿险公司中,61家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在天津和北京设立分支的数量分别为31家和35家,同时在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仅23家,有34家寿险公司的获准展业区域只有京津冀中的一地或两地。
这意味着,这30家财险公司以及34家寿险公司的展业范围有望扩至京津冀三地。
车险理赔三地无差异
《意见》支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其中包括,加快建立三地一体化的机动车保险电子保单机制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统一交通事故查勘定损和理赔服务标准,促进道路畅通和安全出行。
笔者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平安产险已设立三地联合理赔中心。
一位业内人士称,设立联合理赔中心可以弱化异地的概念,提升客户理赔特别是异地理赔的体验,同时能保证理赔服务水平一致,为三地保险客户提供无差异的理赔。
目前保险业较普遍的是,客户异地出险报案后,可由当地分支代为办理理赔服务。
除了异地理赔外,据此前北京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将建立三地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车险服务在不同险企之间的互赔互认,未来三地有望实现车险跨公司理赔。
此外,《意见》鼓励保险公司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减轻北京地区机构设置压力。支持河北建设保险后援基地,集聚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鼓励保险机构将现有在京的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后台服务机构迁移至河北。
部分险企已经有所动作。如,人保集团在河北廊坊投资建设北方信息中心,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安邦保险投资30亿元在河北燕郊建立全国性后援中心。
提示:此次保监会发布指导意见后,众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将会扩大到京津冀地区,在京津冀三地将实现车险理赔三地无差异,极大保障了投保人的权益。指导意见的发布,有利于推动保险行业服务京津冀,加快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