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受舆论关注的新闻,当属延迟退休话题了。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将于2016年出台。并且还认为,从全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是平稳的,不存在缺口。
该来的总要来。尽管争议颇多,但延迟退休终究还是要有个定论了。可能是担心公众对延迟退休的政策初衷有误会,所以人社部特别强调“养老金无缺口”。从现实来看,人社部的这个结论也似乎站得住脚。毕竟,企退人员养老金连续多年以10%的速度增长,而且,全国各地都没有出现拖欠养老金的事件发生,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但是,笔者却还是坚持认为,人社部关于“养老金不存在缺口”的结论,实在是太过草率,其本质是“装醒”。也就是说,只要养老金能够发得出来,那么在人社部看来,就是充足的,不存在支付能力的危机。而至于是否公平、替代率和养老金增值效率等问题,就直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试问,这难道不是一叶障目的真实写照?明明是一本糊涂账,可人社部却不问其中过程和细节,这不是“装明白”、“装醒悟”又是什么?
这并非笔者主观臆断,而是有着清晰的逻辑来支撑。众所周知,现在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个人承担8%,单位承担20%,这也就意味着,三个在职劳动力养活着一个退休人员,即便是不考虑收益问题,就算放在银行吃利息,那么退休金的标准,理应是在职工资的84%左右,而不是现在这样,拿着2000元的退休金,连在职工资的50%都不到。由此来看,所谓“不存在缺口”的背后,实际上是将养老金发放标准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而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公众的权益,也让政府的形象受到影响。
其实,笔者并不反对延迟退休,因为这是历史趋势,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必由之路。只不过,有关部门或许应当端正作风,不要一味强调延迟退休的必要性,而是应谨记自己的责任。毕竟,养老金替代率从理论上的84%降到现实中的50%,这根本不是公众造成的,而只能是政府在管理当中还存在疏漏所致,这一点从养老金的被挪用、浪费甚至是贪腐、权钱交易等问题屡屡见诸报端就可以得到印证。而上述问题的屡禁不止、屡查不绝,也最终导致了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满,进而对延迟退休的政策初衷不断怀疑。
说到底,养老金到底存不存在缺口,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只不过,笔者强烈建议,有关部门绝对不能“装醒”,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公众,真正回应民意诉求,该认错的认错,该问责的问责,彻底改进工作作风,让养老金的管理、使用和发放能够成为一笔明白账。唯有如此,才能让延迟退休的阻力最小化,最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