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是最具保值增值能力的一项待遇。30年前我们工资也就一两百元,而现在平均工资五六千元。如果我们把钱从30年前存银行到现在,能涨多少钱大家自己心里清楚。
看一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相关。如果我们始终按照60%的基数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套入养老金计算公式,每缴费12个月可以多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而如果我们按照100%基数缴费,实际上只能领取1%的社平工资。因此,在基础养老金计算明显缩小了待遇差距。
正常来讲,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缴纳养老保险。如果我们收入水平高,缴费基数应该高一些,这样未来养老金才更高。
在企业缴费就应当按照职工上年度的工资来计算当年的养老金缴费基数,如果企业没有这么做,这就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维权!
所以养老金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偏向于照顾养老金收入较低的人群。
2005年开始,国家要求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年年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从2005年开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16年连涨。2016年企业退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统一调整。
养老金在调整的时候,实际上并不单纯按照养老金高低的一定比例增加。调整方式主要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部分。
定额调整可以人人增加相同的钱,比如说山东省2020年增加52元。对于养老金1000元的人,增幅可是5.2%,养老金5000元的人只能增幅1%。这也是对养老金较低人群的照顾。
通过养老金的增涨,像灵活就业人员这样按最低基数缴费,一般只有15年的人群是非常受益的。
国家是想鼓励,能够有参保条件的人应保尽保。可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参加养老保险,毕竟是全额负担社会保险费。像一些就业困难人员比如说4050大龄就业困难群体、残疾人等等,国家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还推出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补贴,社保补贴的标准一般是不超过个人最低基数缴费负担的66%。享受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如果首次申请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话可以延长到退休为止,也能够大大减轻退休以前的参保压力。
不管是什么人,都是有意外的可能。但是从概率上说,我们个人还是要考虑预期寿命。比如说,2019年新出生儿童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7.3岁,实际上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预期寿命还有至少二十年,因为长大的过程就度过了很多意外。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按照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显示的死亡概率,参加了养老保险业务的人死亡概率居然比没有参加的人低接近一半。这就是人类的执着吧?
所以,大家还说参加养老保险没必要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一下。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