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保险发展概况 19世纪上半叶以前,中国还没有现代形式的保险事业。中国的海上保险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入侵而逐渐兴起的。无论是外商保险公司或者是中国民族保险公司,无不以水上货物运输保险和船舶保险作为业务发展的起点。 18世纪末,英国在印度种植罂粟,并大量向中国贩运和走私鸦片,广州成为西欧各国商品输入的口岸。为了解决鸦片运输途中的风险保障问题,1801年,由几个外国商人联合组织了一个临时的保险协会,对每艘船所载货物进行保险,承保限额为1.2万元。这是外商在华经营海上保险的开始。1805年,英国商人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保险机构在广州开设了“谏当保安行”,主要经营与英国贸易有关的运输保险业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保险机构。1835年,英国商人在香港又开设了“保安保险公司”,专门经营当时广州中外贸易机构的海外贸易保险业务。 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外商保险公司在华的业务主要通过洋行代理,主要经营水上运输货物保险和船舶保险以及一定的火险业务。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随着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这四处通商口岸的相继开放,外国在华势力以上海为中心急剧扩张,导致当地贸易的增加,使得沿海货运保险变得非常必要。在这种情形下,原来作为洋行业务一个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务,便从洋行母体中分离出来,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大规模地建立外商保险公司。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