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发展现状:城乡差距阻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的实际问题,不仅困扰着经济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成为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保持3倍左右的差距。社科院近期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呈上升趋势,其中,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2.09万元,新农保为859.15元,两者相差24倍之多。
社会保障必须向农村倾斜,才能照顾到更多困难群众,并使全体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障。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在完善农村社保方面付出了持续而有效的努力,譬如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但实际上保险覆盖面狭窄、保障水平较低等难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新政出台:建立统一养老保险制度
针对这个难题,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
会议还强调,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方式,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为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鼓励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在马年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聚焦养老保险,显示了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绝不松懈。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财政投入“是最大难题”
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站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角度看这项政策,未来可以更好促进农民的流动。早年因为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执行统一的保障水平,如果能建立统一的保障制度,将有效减少农民进城的障碍,更快更好地推进城镇化。
不过,李国祥也认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唯有依靠财政投入,但是钱从哪里出,而这将是未来最大的难题。统一保险水平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流动人员的养老对接。这个难度还算小一些,更难的是保障的均等化,就是大中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小城市、西部地区互相统一的问题,地方政府显然不会很积极,而如果单纯靠中央政府的话,能不能承担的起仍然是个问题,“如果能到2020年实现真正的统一、没有差异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统一城乡养老保险支付个人缴费标准
目前在个人缴费方面,根据国家规定,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的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至1000元10个档次。
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我国在养老保险方面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但多缴多得的规定,在这次国家提出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保持基本一致的要求下,后续出台的实施细则,最有可能做出的修改就是改变现行的个人缴费标准。他认为,虽然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设立一个新的个人缴费上限也有可能,但考虑国内现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待遇水平不高的事实,以及统一城乡,保护农民利益等需要,将个人缴费上限统一为1000元,应该是最大的可能。不过,也不排除国家可能会统一设置一个高于1000元的个人缴费新上限。
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未来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转型,这涉及事业单位的改革,涉及公务员体制的改革,也涉及财政预算的调整。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多年,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加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事业单位改革总体上挑战很大。公务员养老金转型,涉及公务员整体薪酬体系的调整。
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这涉及在纵向上筹资、待遇水平的并轨和制度模式的并轨。不同人群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实现筹资水平并轨,通过个人支付难度大,通过财政补贴压力大。这也是为何国务院会议仍然要求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后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保持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城乡人群之间仍然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以雇员身份为基础的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社会保险,性质不同,筹资方式不同,两者的并轨将是最大的制度挑战。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