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净利润的分配。
企业的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称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实现的全部利润,也称税前利润,它是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项目构成。其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其中: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本期收益中应扣除的税,其计算公式为: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税法规定的收入、成本、费用等计算范围和方法计算,表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计税利润。
收益分配的原则
企业收益分配不仅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活动,还会影响到国家、企业、投资者、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影响到企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关系的协调与处理。因此,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依法分配收益的原则
企业实现的收益应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分配,这是正确处理企业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关键。因此要求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坚持全局观念,统筹兼顾,合理合法地分配收益
投资与收益对等的原则
企业收益分配应体现投资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即谁投资、谁收益,投资多、多收益,投资少、少收益。这是正确处理企业与投资者利益关系的核心。
分配与积累并重的原则
企业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充分考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企业的来来发展需要对剩余收益进行适当的留存,这一方面不仅能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而且还会有效地改变企业资本结构,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强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