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投资市场似乎一片狼藉,而在保险产品之中,一些带有保障兼具保本的产品受到了青睐,万能险就是其中的一款。然而在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公布的10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可以发现,泰康人寿在9月份将爱家赢家卓越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的结算利率从4.01%调低至3.96%,10月份则将e理财终身寿险的结算利率从4.55%调低至4.45%。两个月里将3只账户分别调低结算利率,可见泰康人寿虽然在持续下调旗下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心自己的收益,那么万能险要如何选择呢?
记者统计发现,经历了多期连续下滑的万能险,在5月份终于止住了下滑趋势,在41只账户中,有40只账户结算利率与上月持平。泰康人寿e理财终身寿险,成为唯一下跌的账户。
今年以来,在主要寿险公司中,万能险结算利率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如中国平安,其个人万能险产品和银保万能险产品近5个月的结算利率一直维持在3.875%和4%的水平;新华保险万能险结算利率近一年来一直为4%;太平洋人寿5月万能险结算利率为4%;太平人寿的万能险账户结算利率则一直为3.7%。
在大公司里面,泰康人寿的万能险收益无疑是一个标杆,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泰康人寿e理财终身寿险(万能型)账户结算利率一直维持在4.9%的高水平,在大公司里面处于绝对领先水平。
不过,今年3月以来,其结算利率却开始逐月走低,3月下降为4.8%,4月下降到4.7%,到了5月进一步下降到4.55%。
数据显示,目前万能险榜单冠军仍为光大永明稳保丰两全保险,结算利率仍保持5.58%,而同为光大永明旗下的金保丰&金保泰两全保险继上月下跌1.02%后,当月止住下调步伐,以4.85%名列第三。
前几年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基本上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为接近,但是近1~2年,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已经远远低于了5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这也说明,由于近1~2年投资收益率相对较差,保险公司的账上并没有多少盈余,换言之,保险公司将较难贴钱做业务。同时,相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太低,因此吸引力也不够。目前的降息,虽然没有一次性地把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到足够低的水平,但是毕竟是一个趋势的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缓解保险公司保费下滑的压力。
某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万能险是利率敏感型产品,银行利率上升,万能险利率也会升;银行利率降,万能险利率也会降。”
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一些保险公司业务方向重新回归保障型产品。保障型产品一般以意外、医疗保障为主。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高息理财产品,昔日光彩夺目的万能险也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业内人士认为,保障型保险最适合那些刚踏上工作岗位、收入有限的年轻白领,以及那些刚买房、甚至即将步入退休阶段的老年人。这一人群的共同特点是收入固定,来源单一,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抵御能力差,需要保障类别的保险用于抵御风险。
那么,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消费者应如何更好地选择万能险?投保时又应规避哪些误区呢?
受其产品特征影响,万能险的受众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三大条件:
1、 年龄不能太大
个险销售渠道的万能险中,投保人被扣除的初始费用中有一项风险保险费,即保险公司用于支付保险保障的费用。这一费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如男性11-32岁,风险保险费每1000元保额每月只需要扣除0.1元以内,到了58-74岁,这一费率就在1-5元之间,75-82岁,费率就在5-10元之间,相差很大。例如,一位投保人购买了万能险,每年要缴保费1万元,保额为20万元。如果他是30岁,那么经保险公司计算,每年要从他所交的1万元保费中扣除风险保险费252元;如果他是60岁,则每年要被扣2494元。扣除的保费越多,注入投资账户的资金越少,可能的收益也就越低。
所以,一般不建议45岁以上、特别是60岁以上的投保人选择万能险,他们的保单成本太高了。
由于万能险初始费率的存在,所以,想要将年保费大部分甚至全部注入投资账户,起码需要5-10年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投保的前几年中投资本金有限的问题。在投保后的3-5年时间内,万能险所能实现的收益不会很理想。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比较,假设一个投保人年龄50岁,另一个30岁,两者的保费完全相同。如果两份保单均到80岁结束,那么前者只拥有30年的账户积累时间,而后者拥有50年。对复利效应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相差的20年可能让你的账户价值天差地别。
所以,如果投保年龄过大,其账户的积累时间就不会很长,最终的收益情况也就比那些投保年龄较轻的人少了许多。这样一来,万能险的性价比自然下降不少。
另外,万能险的保费并不低廉。那些已经进入退休期的老年人,首先需要的是医疗、养老方面的资金保障。此时再将大笔资金投入万能险,可能会造成现金断流危机。一旦发生疾病,需要大笔诊疗费用,就不得不断供保费了,这可能导致保单最终终止。又或者保单持有人中途选择退保,不仅需要负担退保费用,还无法拿回初始费用。这些对投保人来说都很不划算。
2、 资金不能太紧
万能险的保费较高,对于那些工作刚刚起步、或已经进入退休准备期、退休期的人群来说,可能无法负担。
以某保险公司的万能险案例为:30岁男性投保保额20万元保障的万能险(60岁以后降为5万元),年缴保费6000元,需持续缴纳20年。如果60岁以前身故或全残,可获得20万元+账户价值的保障,60岁以后可获得5万元+账户价值的保障。与其他寿险产品比较,身故、全残基本保障额度并不高,倒是每年1万元、持续20年的保费对投保人的经济要求较高。
对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工薪阶层来说,家庭年保险金支出不应超过1万元左右。这时候,不妨先考虑保障至上的产品,如定期寿险、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等等,待到收入增加,结余丰厚时再考虑一些返还型的产品,或是投资类保险产品不迟。就如同保险专家一直强调的那样,保险的功能在于保障,而非投资。如果在你心中,保险投资的功能远远超过其保障,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其次,万能险不仅保费较高,且缴纳的期数较长。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万能险想要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需要保单持有人坚持5年以上时间,这就造成了一笔不小的“冻结资金”。对于那些成长期家庭来说,可能有更需要这笔资金的地方。
所以在投保前,消费者不妨问问自己:我可以每年有足够的结余负担保费吗?在支付了保费以后,我的流动资金会出现问题吗?如果缴费期长达10年、20年,我能够坚持吗?在账户收益率不理想的时候,我还能够一如既往地缴纳保费吗?
当你对万能险提供的保障、收益以及你需要付出的保费、时间价值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后,再选择投保不迟。投保人需要牢记,在保单前几年选择退保成本甚高,且账户中现金价值的积累刚刚起步,无法取得理想收益。投保万能险好比一个持久战,持续稳健的资金流是保障最终受益的必要条件。
3、 投保后不能不闻不问
不少投保人在购买了保险产品后,将其一丢了之。万能险可不能这样。如果投保人只是按期缴纳保费、对保单价值、如何调整保障金额不闻不问,那么万能险就失去了“万能”的意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30岁的终身寿险(万能型)投保人,可以选择在其子女考上大学之后每年提取一笔教育金,再待其年老退休后领取一笔补充养老金。他还可以选择递减或递增式的保障金额,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享受较低或是更高的保障;在资金流出现问题时暂缓缴纳保费或使用保单贷款的功能,以银行贷款利率借出最高保单价值70%的资金用于周转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保单所有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购买万能险可以享受的权利。
而如果投保人什么保单权利都不享受,只是一味地缴纳保费,待身故或保单到期后领取保险金额,那就无法体现万能险的特色了。
消费者只需理性投保
作为消费者,我们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这一事件。保险公司推不推万能险,到底花多少力气去营销这一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其实关系并不大。作为理性的保险消费者,到底购买哪些产品,关键还是看自身需求,以及对各类产品的了解程度,这样才能善用产品,为自己和家人做好保险规划。
比如,此番大部分大中型保险公司可能削减万能险的投入与营销成本,甚至收缩万能险产品线,但消费者并不能因此就自动放弃万能险这一品种。当然更不要因为营销人员前来推销说即将停售,就盲目冲动购买。
作为“万能寿险”,该产品其实是有自己独特优势的。传统保险产品,比较死板,保额固定;而且长期型保险大多是均衡费率,年轻时候缴费压力较大。
万能险就非常灵活,它的保额可根据投保者不同人生阶段的保障需求,进行灵活安排与调整,比如单身的时候身故、意外等保额设计地低一些,有了家庭或孩子以后家庭责任重大,保额可以根据需求调高,50岁以后子女成才了保额又可以降下来。
万能险的保障成本支出,采用的是自然费率形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投保,费率低;四五十岁以后,费率高了,但因为保额降下来了,所以保费支出也会降下来不少。
大部分公司的万能险还提供附加搭配各类疾病、健康、意外等附加纯保障险种。这些产品作为附加险,其费率自然比作为主险单独投保要划算的多。
所以,投保者实际上是可以利用万能险设计出平常所说的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终身重疾险、定期重疾险、少儿险、养老险等各种保障方案。换个角度来看,既可以用万能方案设计出纯消费型的组合,也可以设计出具备储蓄功能的组合,而且设计起来非常灵活和方便。主动权掌握在客户手里,因为保费的缴纳、保额的安排等都是可由投保方掌控的。
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存在认识误区。很多人以为,分红险的费用率较低,万能险收取的费用率较高,其实这是误解。
其实,分红险账户收取的各种费用也是相当惊人的,只是因为客户只看到一个综合费率(也就是每年需要缴纳的保费额),所以不知道其中到底收取了那些具体的运营、管理、精算、营销等细分费用。
而万能险的各项收费则是公开的,通过初始费率、保障成本、管理费用、保单维护费、退保费(提前支取费)等等小项目,投保者可以一目了然。
其实,只要投保者看看分红险产品的“现金价值表”,就可以发现,如果在投保后的前五年退保,能拿回的保费也是被“大打折扣的”。
只是,作为相对复杂的产品(组合),大多数营销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难以向客户解释清楚各种的奥妙。或者有些销售员为了尽快达成业绩,反而倾向于向客户推荐最简便的一个固定投保形式。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大部分保险消费者以为,万能险主要是侧重于理财的一个保险品种,如果希望得到纯保障,不可以选择该类产品。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不全面的。
总之,无论万能险冷或热,还是分红险更热或更冷,一切都是市场中的起起伏伏,消费者到底选择哪几款产品投保,主要还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再结合家庭财务状况、人员结构等因素综合考量。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