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华社区的何老太太前段时间因急性胃炎在社区服务中心住院,出院后来到窗口结算费用,医务人员告诉她:“除了部分自付部分外,你的报销比例是100%。这次住院总费用花了3645元,扣除自费部分和160元的门槛费,何老太太只需再支付791元。”
据了解,2009年《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出台,不仅让老百姓看病更便宜,经济负担更小,而且,为促进“小病进社区”进一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原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城镇职工的门槛费是200元,而今是160元,比之前下降了40元。另外,报销比例比以前更高。
与过去相比,报销比例随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增加:满50岁的增加2%,满60岁的增加4%,满70岁的增加6%,满80岁的增加8%,满90岁的增加10%但不超过100%。
据了解,这个政策是针对全市执行的,也就是说,到三级医院看病同样享受优惠,可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优惠比例就要小得多,“还是拿何群华老人为例,如果她到三级医院住院,她只能报销93%,而且门槛费高得多,总费用也高得多,报销下来自己也要花费1000多元。”
其实,报效政策的优惠除了城镇职工外,成都市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和城镇非职工人员)报销比例也大大提高,这部分居民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或办理特殊疾病门诊的门槛费只有100元,报销比例根据他们交费的不同分为 几个档次:第一档报销60%,第二档报销80%,第三档报销85%,学生儿童报销80%。
除成都外,全国各地区也纷纷拉大社区与医院的就医报销比例,缓解看病难的问题,鼓励市民到社区看病。
北京
调整社区就医的报销比例至70%,其他医院就医50%的报销比例将保持不变。除了将社区就医报销比例与其他医院就医比例的差距拉大至20%外,“一老”大病保险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报销也将限定在社区就医。
上海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将提高5%。对于需要长期服药和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其自负医疗费负担比例将有所下降。
上海市人保局表示,为了进一步减轻慢性病患者的负担,上海居保政策适当提高了门急诊报销比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65%;二级医疗机构,从50%提高到55%;三级医疗机构,维持50%不变。同时,对1至18周岁和60周岁以上人员增设了门急诊300元起付线,原来19至59周岁人员的1000元起付线不变。
为了妥善解决因“人户分离”带来的办理参保手续不便问题,从2011年开始,居民除了可以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参保手续外,也可以到就近的街道医保事务服务点办理。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