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天10张罚单涉及867万元,7名高管被撤销资格,5家公司车险新业务被叫停3个月……新春伊始,保监会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保险公司:监管之年,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如果只是天价罚单,也许保险业不会为之震惊。真正让保险公司在意的是,这一次被拉出来“抓典型”的是保险业“老四家”: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外加“打酱油”的紫金财险。
从体量上说,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1至11月,“老四家”原保险保费收入6224.07亿元,占中资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66.94%;占全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的65.63%;如果算上紫金财险,占比则再提高0.5个百分点。
保监会的这记重拳打得又狠又准。“老四家”究竟出了什么错?保监会此举有着怎样的弦外之音?车险业务未来到底该走向何方? 集分宝“惹祸”新业务被停起风波
10张罚单中,9张给了“老四家”,分别是人保财险、人保财险四川分公司,平安财险、平安财险四川分公司、平安财险宁波分公司,太保财险、太保财险福建分公司,太平财险、太平财险四川分公司。
从保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来看,“老四家”被罚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二是编制提供虚假报表。
归根结底,都是集分宝惹的祸,即与互联网平台公司合作开展积分抵扣商业车险保费的活动。
以人保财险为例,保监会指出,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人保财险在某车险平台开展集分宝抵扣商业车险保费的营销活动。人保财险预付资金向某集分宝公司购买集分宝,某集分宝公司收到款项后将相应数量的集分宝发放至人保财险名下的集分宝账户。人保财险使用上述集分宝,在客户支付商业车险保费时直接抵扣一部分保费。人保财险通过该种模式实现商业车险保费收入2282.47万元,其中,使用集分宝抵扣商业车险保费共计546.68万元。
据了解,集分宝是由蚂蚁金服集团旗下集分宝公司提供的积分服务,集分宝可以当“钱”用,比如,在支付宝合作商户网站(淘宝网、天猫等)交易或在支付宝网站指定的业务场景(如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等),可在支付时按集分宝兑换人民币的比例抵扣使用集分宝。
媒体人在采访中了解到,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都是与蚂蚁金服合作参与集分宝的活动,平安财险则是与另外一家信息公司合作。
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媒体人采访时表示:“没有具体信息披露,一切以保监会公告为准。”
除了总公司,还有5家分支机构也“栽”在了集分宝上。
保监会披露,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太保财险福建分公司参加太保财险总公司统一在某车险平台开展的集分宝抵扣商业车险保费营销活动,并制定当地集分宝保费抵扣活动营销方案。在此期间,太保财险福建分公司在某车险平台销售车险保单对应商业车险保费收入434.69万元。太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使用集分宝抵扣商业车险保费共计151.85万元。
因为集分宝(或类集分宝),“老四家”被罚了397万元,6名高管因此被撤销任职资格,5家分支机构被要求停止接受商业车险新业务3个月。
上述一家受罚公司有关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媒体人透露:“其实,其中一家分支机构的新业务早在春节前就被叫停了,只能受理续保业务,转保、新保业务都不允许开展。”
三家大型财险公司分支机构车险新业务被叫停的消息一度引来市场强烈关注,甚至引发了个别地区其他机构哄抢业务的情况。
有个别四川当地的财产险公司销售人员公然声称“因在车险市场,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太高,保监会为给小型保险公司预留生存空间,特意暂停了几家公司2018年1至3月的车险销售……”并趁机让客户抓紧时间续保。
对此,四川保监局下发紧急通知,严斥散播行业负面信息行为,明确指出,不得借机对同业机构进行诋毁,不得扰乱市场秩序和盲目拼抢业务。
提示:集分宝“惹祸”,“老四家”车险乱象被点名,即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原因是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编制提供虚假报表。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