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经高管论坛”上有一场演讲。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结合自身多年企业管理和创业经历的实践经验,从作用、核心与公司治理关系等角度阐释了公司文化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
在财险行业中,华泰保险的声誉一直不错,王梓木自然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告诉记者,股份制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均衡,有利于实施公司的长远战略和实现长治久安,保险行业尤其需要。
相互保险公司是相互制与公司制相结合的一种特殊保险组织形式。它是投保人以投保取得公司业主或东家的资格,用投保人交纳的纯保险费形成保险基金,以投保人之间互助共济的方式实现被保险人的人身或财产风险损失补偿,并采用公司经营制度。
相互保险制度是国外很早就出现的保险组织形式之一。第一家相互保险组织出现在英国,经营火灾保险,成立于1684年,第一家大型相互寿险公司也于1756年在英国注册。在我国,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家相互保险公司,其业务主要是做农业保险和其他财产保险。
步入新世纪,保险行业的三大巨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纷纷将股份制改造列入日程表,并在2002年进入实质阶段。2002年11月,国家提出了“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要求,明确要加快推进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并于当年12月23日,正式批准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的股改方案。这场发端于2002年的“股改潮”,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资金层面,都为近10年保险业,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股份制保险公司主要包括全国性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若干区域性保险公司,如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及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等。
在资本金、经营目的、投保人的地位、公司经营盈余或亏损的处置等几个方面,相互制与股份制保险公司有着显著的区别。
王梓木告诉记者,华泰是业内率先实现了从简单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过度依赖投资收益向实现承保利润的转变。依靠内生式的资本积累,华泰在既不增资又未发债的情况下,由一家单一的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成为集产险、寿险、资产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保险集团。
“观察一家公司的优劣,除了战略和财务报表外,一要看制度,二要看文化。前者主要是治理结构,管理规则,制度决定公司能"走多远";而文化体现公司的价值理念,决定公司的沟通成本、执行力、创造力,好的公司文化甚至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因此,文化是公司的DNA,决定公司能"长多大"。”王梓木说。
在王梓木看来,公司文化的核心是“公司组织中关于互惠合作的相互强化的一致预期”,简称“合作精神”。而这种合作的前提是要体现人性的一种“平等与尊重”,公司领导者要“以信任换取信任,以尊敬换取尊敬”。
王梓木以华泰集团制度文化、责任文化、绩效文化、合作文化的4个阶段为例,指出公司文化的根基是人性的平等与尊重、人际关系的信任与合作,而品牌文化则是未来公司文化的最高阶段。品牌与文化密切相关,品牌创立在于公司,认可在于客户,所以品牌文化不局限于公司内部,还建立在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品牌的竞争说到底是公司文化的竞争。
王梓木还分析道,“中国保险企业虽然都称"股份有限公司",但国有、中外合资、民营控股等公司治理模式利弊各异。国有保险公司的治理在顶层设计上受政治影响较大,公司发展战略难于长久坚持;中外合资保险企业虽可取长补短,但在公司治理上(各占50%股份)容易相互掣肘,难于信任,导致效率低下;民营控股保险企业效率较高,但缺少制约,机会主义严重,经营容易大起大落,领导者一旦错误决策,就会导致公司失败。”
总的来讲,股份制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并均衡,容易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管理者靠绩效而不是靠关系取胜,有利于实施公司的长远战略和实现长治久安。未来,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归结于公司治理和公司文化的竞争。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