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生命人寿终于拿到了保监会批准筹建资产管理公司的文件,标志着保监会终于开闸放行新的资产管理公司牌照。
继生命人寿之后,谁将是下一个接棒者?某已递交申请的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民生人寿原本很有可能较其他公司提早获批资产管理公司牌照。
当记者为确认此事试图联系民生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时,却意外得知该中心原负责人刘生月已经在去年下半年转会长城人寿,继任者是曾任华西证券副总裁的葛旋。
而这一人事变动个例背后的大背景是:2009-2010年民生人寿高层管理团队的大换血。
“一位曾在民生人寿任职的消息人士感慨:“自从2008年,民生人寿总资产突破100亿之后,民生人寿就多次向保监会申请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一直未获批复。之前,业内预计其是有望走在生命人寿之前获批的。”
31日,某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应该将会几家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陆续获批筹建,其中民生人寿应该走在其他公司之前。
谈起这件事,一位曾在民生人寿任职的消息人士很是感慨:“自从2008年,民生人寿总资产突破100亿之后,民生人寿就多次向保监会申请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一直未获批复。之前,业内预计其是有望走在生命人寿之前获批的。”
根据保监会2004年发布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至少有一家股东或者发起人为保险公司或者保险控股(集团)公司,该保险公司或者保险控股(集团)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最近3年未因违反资金运用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其中保险控股(集团)公司和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总资产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偿付能力要求等条件。
2010年9月27日,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表示,保监会正在与相关部门积极探讨和研究,将放宽条件批设几家资产管理公司,包括申请股东需要成立满8年等硬性条件。
不过即使不放宽,民生人寿的条件似乎也已经“够硬”。
民生人寿成立于2002年,至2010年成立满8年。另外,根据其公司网站资料介绍,民生人寿目前总资产已突破18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而且,早在2007年,民生人寿已经将公司资金运营部升格为资产管理中心,参照资产管理公司增加了人员编制、健全了组织架构,已颇具一家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的雏形。
根据保监会的批复文件显示,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由阳光财险、阳光人寿、标准(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筹建,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注册地深圳市,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德晓。
而民生人寿则独家出资筹建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注册地上海市。最值得关注的是民生通惠的高管人选,拟任董事长肖风,拟任总经理葛旋,这两位都是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牛人”。
作为博时基金昔日的总经理,肖风在资本市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资料显示,肖风于1989年起先后在深圳康佳、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工作,1993年进入深圳市证券监管办公室工作。他自1998年4月1日起负责筹建博时基金,1998年7月13日公司成立之后,除担任总经理之外,还一直担任博时基金公司副董事长。在肖风的带领下,博时基金曾在2004年度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公司。2011年7月底,肖风从博时基金总经理的位置上卸任。这一消息宣布后,基金业颇感震动。此后,媒体报道肖风加盟鲁冠球的万向集团,任万向控股副董事长。而万向控股正是民生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0%。
而葛旋曾任国信证券成都营业部副总经理,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国信证券总经理助理,华西证券副总裁、董事等职。2009年12月后,任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并于2011年4月,任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
保险投资新政“13条”征求意见稿议论正酣,保险投资扩容再传利好。
阳光保险、民生人寿及中英人寿等三家保险机构筹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申请已于本周主席办公会上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国内保险资管公司将由目前的“12+1”格局,再度扩容至“15+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批的三家保险公司均属中型保险公司(集团),而中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筹备,正是保险业打破资源壁垒的一个缩影。
不仅如此,新政“13条”中提到的券商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一旦开放,为了吸引中小保险公司的资金,证券公司或基金势必会大幅降低管理费用水平。相比于此前只能委托保险资管公司,中小保险公司将具备议价能力,可以在保险资管公司和券商基金之间择优选择,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
伴随着新政“13条”的一一曝光,保险资管非保险资金受托业务和公募资产管理业务正酝酿放开,保险资管公司泛资产管理的行业定位也雏形初现;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中原有关公司盈利等的刚性要求亦有去除意向……一系列打破保险投资不合理藩篱的变革,将对保险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改革方向和不少提法都非常好,希望能够尽快落实。”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