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保险携手胡润研究院联合在广州发布国内首份针对高净值人群养老和医疗需求的专业报告——《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Retirement?Planning?and?Healthcare?of?Chinese?HNWIs?2015)(下简称“白皮书”)。 据了解,该份报告来源于某保险与胡润研究院对1119位中国大陆高净值人士的定量研究,以及对北上广深四地的40位高净值人士和专家予以一对一定性深入访谈。 在日前的发布会上,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公开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愈发加重,中国养老市场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经调查发现,逾7成高净值人群对入住中高端养老社区感兴趣,且入住的可能性达到45%。养老、医疗结合将成为高净值人群养老的趋势。”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5月,中国千万元高净值人群达121万,亿元高净值人群7.8万,增速达历史之最。在日趋庞大的高净值人群基础上,高端寿险、健康险、医疗和养老行业将或迎来一段前所未有的高速扩张期。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逾90%的千万高净值人群已拥有商业寿险,这一人群年缴商业寿险保费规模达到400亿左右,且未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八年前,我们就预见到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坚定把公司战略转向进军养老产业。某保险保险的本质就是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解决医疗的问题,解决投资的问题,解决风险不能防范、规避风险的问题。时至今天很多企业在做养老、做医疗,均受到的启发。”言及此时,意气风发的某保险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毫不掩饰眉宇间的自豪。 “医、养”结合为大势所趋 发布会上,陈东升向广东地区百余位高净值客户介绍了某保险的“大幸福工程”战略。“当前,养老与医疗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关注的焦点。同时,他们亦将对养老、医疗的需求,视作是该人群高品质生活的核心点。” 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首席顾问孙继荣则认为,目前国内医疗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医疗领域互相之间没有建立相互关联的体系,并未把人生的需求医疗过程变成一个价值和服务的价值链。 “医疗、养老是极具人文关怀的产业,一直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致力于为高净值人群提供健康和财富管理服务。本次与胡润百富联合发布的首份医、养调研报告,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高净值人群的医、养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此,陈东升并不讳言。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5月,大陆千万高净值人群数量已达121万,同比增长11%,为历年之最;亿元高净值人群?数量7.8万,同比增长16%。香港和台湾千万高净值人群人数分别为19.8万和16.7万,亿元高净值人群人数分别为1.1万和9千。 而在针对广东高净值人群作实地调研时,胡润意外地发现,广东人口老龄化现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未来三年内保险的配置上,和全国其他城市的情况有所不同。“未来三年内再次购买寿险产品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健康险的可能性高于全国。” 调查发现,中国大陆千万资产人群平均年龄40岁,亿元资产人群44岁,高净值人群男女比例为6:4;高净值人群总资产达到60.5万亿元,平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55万元,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总量为3万亿元。 笔者留意到,90%的千万高净值人群即109万人拥有商业寿险,平均每人年交保费3.7万元,年交保费规模达到400亿元,占全国人身险总额的4%。亿元高净值人群平均年交保费接近10万元。 《白皮书》数据显示,六成高净值客户在最近5年内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近20%是在10年内购买的,这部分客户以45岁以上的人群为主。一线城市对健康保险的需求增速甚为迅猛,五年内购买比例达75%。 在拥有商业寿险的高净值人群中,90%拥有医疗保险,82%拥有养老保险,73%拥有意外保险。该部分人群对于寿险的重要性是非常认同的,平均达到7.9分(10分制)。 值得注意的是,高净值人群在养老费用上来源亦分为多种:其中九成来源于个人存款/投资结余,个人房产、退休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亦各占六成以上。高净值家庭平均每户有2.7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年均总保费为15万元。 内科心血管治疗“泰斗式”人物、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则主张,老年医学的身心疾病治疗应该往前推动,实现“四大结合,五张处方”: “四大结合”,是指每一个传统学科中都要“实现与公共营养学结合、十年食药同源”,“与临床心理学结合、心身同治”,“与中医结合、实现中西医结合”,“与康复科结合实、现超早期康复治疗”。“五张处方”则指化学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和中医处方。 起底广东养老契机 2014年8月,继京、沪后,某保险第三个养老社区“粤园”体验馆在广州开馆,多地政府官员、多地三甲医院一把手、约翰·霍普金斯希部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