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实施的交强险费率,可能存在偏差。在6月17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举办的交强险精算知识讲座上,中国人民大学精算专家孟生旺说,自去年7月份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交强险,首年定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费率标准主要依据过去商业三责险的经验数据和几家大公司的经验数据,存在着条款差异、分类差异和理赔实务差异,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积累和经验判断,费率存在的偏差在所难免。而交强险定价在先、成本发生在后的特性,决定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的交强险价格,仍然有待于经营结果的检验。
孟生旺称,目前不宜对现行交强险费率的合理性作出定论,因为赔付延迟的影响还很显著,对于最终赔款的估计产生较大偏差,必然会导致关于交强险费率合理性的评价存在较大的误差。理想的数据是过去三个年度的全国交强险经验数据。这位专家指出,大约在三个业务年度后,即2009年7月,才能够对当前费率的合理性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实施奖优罚劣的费率浮动以后,有可能降低总体费率水平,对当前费率的整体性调整最好在明年7月之前进行,因为经验数据会相对可靠。只有数据信息越充足,预测结果才会越准确。
孟生旺解释道,根据国际经验和惯例,交强险定价首先是搜集数据,如保费、赔款、费用、费率因子等,随即进行整理和调整,然后确定总体平均纯保费和不同风险类别的纯保费,其次确定附加费用并计算出毛保费,待进行评估和检验后付诸实施,随后还要根据新的经验数据对费率进行调整。即使拥有三个年度的交强险数据积累,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调整。孟生旺建议称,首先要考虑报案延迟、理赔延迟因素,根据实际的索赔次数和赔付额估计最终损失,其次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如物价上涨指数,根据最终的索赔次数和赔付额进行趋势调整。
然而,在目前只有商业三责险数据的情况下,要想还原交强险条件下的损失数据,还需要考虑到另外三重因素,孟生旺解释道,首先是考虑到法律基础的变化,例如从有责论赔到无责赔付的变化,影响到了索赔次数,道德风险也可能因此发生变化,其次考虑到赔偿标准的变化。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