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民李大爷最近遇到个闹心事:他在邮政储蓄办理定期存款时,被工作人员劝说买个了“比存定期利息高”的理财产品,回家跟孩子一说,才知道自己买的理财产品实际是保险。
沈阳市民李大爷最近遇到个闹心事:他在邮政储蓄办理定期存款时,被工作人员劝说买个了“比存定期利息高”的理财产品,回家跟孩子一说,才知道自己买的理财产品实际是保险。以为自己的钱存进了邮政储蓄,谁知道钱进了保险公司,李大爷挺上火。
在邮政储蓄所存钱变保险 “他当时也没跟我说这是保险啊!”李大爷说,他在和平区中兴街邮政储蓄所存钱填单时,一位带着邮政胸卡的男子向他大力宣传推介一种理财产品,称这个理财产品分红比银行的收益高许多。见这人带着邮政胸卡,李大爷便放心地买下了他推荐的理财产品。回家与孩子一说,李大爷才知道这款理财产品实际是保险的一种,不能随时拿回本钱,要是不到期就取的话还会损失很多本金,于是李大爷第二天又回到邮政储蓄退掉了这个理财产品。
邮储推销理财产品不说自己是保险 按李大爷的指点,记者来到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兴街的这家邮政储蓄所,记者刚开口向柜台内的营业人员询问定期存款的事,旁边就过来一位带着邮政胸卡的男子,向记者介绍利息更高的“理财产品”。“在银行存三年定期利息才3.33%,存我们这个理财产品最低收益3.85%,绝对零风险。出了邮局门你都没地方买去。”“我是邮局的老员工了,我卖这个理财产品都十年了,特别好。”
这名工作人员拿着一张宣传单给记者看,宣传单上印着年保底收益5%,并且无论是存三年、四年还是五年,利率都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但是记者注意到,他拿的宣传单上没有任何字样标明这是什么理财产品,也没有写明是哪家公司的理财产品。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这名工作人员才说这个理财产品是邮局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其实就是一款保险。对保险和储蓄都不了解的老年人,在推销人员不主动讲解的情况下,确实很难分辩。
邮储工作人员利用“盲点”让存款变保险 记者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存款变保险”的纠纷时有发生。这些被忽悠的市民以老年人居多。最近一段时期,经过媒体宣传,很多人知道了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不是存款。但是更多的人并不知道,您在邮政储蓄所里买到的理财产品也不是存款。某些邮政储蓄的工作人员就是利用这个“盲点”,让存款变成了保险。
根据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相关规定:在银行驻点销售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员工,必须佩戴明显区别于银行销售人员的标识,在向客户提供服务前,也必须明确告知客户其身份。那么,在邮政储蓄所里带着邮政胸卡推销保险的人,应该有谁来监管一下呢?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