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走高外资银行抢滩

loadingloading
[提要]这一次,饱受争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终于凭借不俗的表现站在了收益排行榜的前列。在沉寂了近两年之后,结构性理财产品正在卷土重来。在金融危机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投资者当中的口碑大大下

这一次,饱受争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终于凭借不俗的表现站在了收益排行榜的前列。在沉寂了近两年之后,结构性理财产品正在卷土重来。
在金融危机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投资者当中的口碑大大下降,甚至一度成为“高风险”和“亏本”的代名词。特别是在2008年至2009年之间,国内所有银行发行此类产品的总数只有600余款。但去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终于“翻身”了。
数据显示,在2012年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比上年有所增加,而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不少产品的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当然在高收益的背后是高风险。结构性理财产品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投资标的,在时不时爆出的理财产品亏损消息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产品的身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有人这样评价这类让投资者又爱又恨的理财产品。
那么,这些复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究竟暗藏了哪些“花样”?这些年,这类产品又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投资者该如何抵御风险?发行量回暖外资银行抢滩说到结构性理财产品,很多银行的理财师都会用“较复杂”来概括。这类在交易结构中嵌入了金融衍生品的理财产品,天生就不那么简单。
据了解,目前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固定收益证券,二是金融衍生产品。其中,投资于稳定收益证券的部分,现金流比较固定,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率也相对较低;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部分,现金流不确定。而按照银行对资金投向是否自主管理,结构性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结构性存款和结构性票据。
其中,结构性存款一般是指银行自主管理理财资金,将理财资金自主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和衍生工具的结构性产品。而结构性票据则是指银行将理财资金直接投资于海外投行发行的结构性票据,本质上是一种QDII产品。
事实上,这类产品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而出现的。2000年监管层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2002年大额外币存款利率也开始市场化,因而吸引小额外币存款就成为各家银行外币业务的必争之地。加之政策的逐渐放宽,结构性理财产品也随之大量出现。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在2008年以前,这类产品以外币为主,特别是在2004年至2006年,外币产品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但在2009年,这种现象出现了大反转,直接原因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倒逼了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必须找到人民币存款替代品,以保证能吸收更多资金。”在普益财富看来,可获得较高收益的结构性产品无疑是较好的选择。这与当初外币结构性存款出现的情况如出一辙。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一个发行高峰,最多达到了777款。但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类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发行量整体回落。这类产品的复杂性让很多银行避而远之,而“亏本”的坏名声也让投资者对它敬而远之,结构性理财产品一度沉寂。
但自2010年以来,这类产品的发行量逐渐回暖,2011年达到1500余款,而2012年已经超过了1600余款。“现在还是外资银行的这类产品比较多,中资银行相对保守。”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个金部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由于外资银行在这类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经验比较丰富,因而在这类产品的发行能占到7成以上,而且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也比较高,吸引了不少投资者。
可以说,结构性理财产品已经成为近两年外资银行抢滩国内理财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外资银行可开发的挂钩品种较多,全球范围内的利率、汇率、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以及股票等都可以成为挂钩对象。”普益财富研究员魏可表示,国内的基础产品交易市场发展不成熟,更缺乏高水平的基础衍生品交易平台,这就使得中资银行无法利用自己熟悉的国内投资品种进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发,而外资银行几乎不对国内基础市场存有依赖性。特别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我国银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传统业务的转型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中资银行的理财业务传统优势正在弱化,而外资银行在本土化过程中逐渐被投资者熟知,并将逐渐显现优势。收益率走高多半挂钩汇率事实上,结构性理财产品并不是国内理财市场发行的主力军,但却因为较高的收益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2012年的降息通道之下,国内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整体下滑,全年预期收益率在3%至5%之间的将近七成。
相较之下,2012年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大多在5%至15%之间。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共1279款结构性产品到期,其中有852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在这852款产品中,有超过九成共792款产品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有15款产品的到期收益率超过10.00%,最高的一只产品达到了27.00%,平均到期收益率为5.35%。值得注意的是,挂钩不同资产的结构性产品在风险和收益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2012年新发行的各类别结构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看,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基金和股票挂钩的结构产品,最高年化预期收益率分别达12.15%和9.95%,其次为大宗商品挂钩和指数挂钩的结构产品,分别为5.5%和5.3%。
另一方面,根据2012年到期结构产品中实际收益率未达预期的数据统计,和各类基金挂钩的结构产品中35%未能达到最高预期收益,大宗商品挂钩的结构产品未能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占比接近30%,汇率和股票挂钩产品未达预期的比例分别为24%和18%。
“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可以作为原生品,这使得结构性产品的挂钩标的种类丰富。”普益财富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关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报告中总结提出,从最传统的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债券价格、商品价格,到各类指数、费率、通货膨胀率、信用,到天气气候现象,如气温、飓风、霜冻,当然还包括选举结果、碳排放量,甚至还包括衍生品自身,如期货、期权等。挂钩标的丰富,不仅使投资者的投机和套利更为方便,也使投资者可以对冲一些往常难以对冲掉的风险。
而且,结构性产品所投向的衍生品市场,具有高杠杆性、以小博大的特点。在期权或期货交易中,如果方向判断正确,操作踏准市场节拍,其收益可能数倍,甚至十几倍于本金。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固定收益部分的投资比例较高,但由于衍生品部分收益率可能达到100%,甚至1000%以上,故结构性产品也有取得高收益的可能。从数据上看,也是如此。
2010至2012年到期的结构性产品,各年收益前十的到期收益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大大高于同期到期的单一性产品,最高到期收益率达35.36%。“去年的外汇市场走向比较清晰,比较容易把握,出于稳健的考虑,很多产品挂钩汇率。”
前述银行人士表示,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12年国内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中,有超过半数挂钩汇率,其次是挂钩利率,然后是挂钩股票价格的,此外就是基金、期货等标的。根据普益财富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到,汇率一直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好搭档”。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至今,有2602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公布了预期和到期收益率,其中有2235款产品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在这两千余款产品中,投资汇率和利率挂钩类的产品最多。主要原因在于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相对于其他资本市场而言,基本上等同于强势有效的资本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里面,资产价格反映了与其相关的所有信息。
因此,商业银行对于汇率和利率的变化和走势的把握是最为准确的,因而也就更愿意投资这个市场。高风险犹在想说爱你不易但是,在衍生品市场走势变幻莫测,投资节点难以把握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结构性理财产品背后必然隐藏高风险。根据银率网的统计数据,在2012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有7款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而这7款全部属于结构性理财产品。这7款产品中,实际年化收益率最高为7.5%,最低3%;但产品发行时最高预期收益率是15%,最低为5.3%。
高风险、高收益。这样的定律在结构性产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2012年到期的结构性产品中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挂钩标的均是股票价格、指数基金、黄金等产品,而排名垫底的几款产品挂钩标的也是这些。“挂钩于股票等标的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难以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商品和期货等市场的价格走势难以准确预测。”
普益财富认为,非强势有效的股票、期货和商品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噪音交易者,尽管这样能够丰富发行机构的交易对手选择,但是也会大大提高专业机构预测失败的概率。在目前国内所有被统计的到期结构性产品中,有14%左右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而这其中,挂钩于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是最多的。
另外,挂钩于以黄金为代表的商品和以石油期货合同为主的结构性产品也有较高比例。普益财富还表示,金融危机以来持续的全球经济低迷也是上述市场走势难以准确把握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理财产品市场中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高峰期恰好与全球经济低迷期重合,而诸如股票价格、基金收益、黄金价格和原油期货价格的反复震荡幅度较大,给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带来了较大难度。“金融工具市场的走势判断失误或时点选择错误是结构性产品到期不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最主要的原因。”
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对记者表示,投资者在选择这类产品时,一是要有适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二是要对产品投资标的进行一定的了解。从去年12月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可以看到,某中资股份制银行在挂钩黄金的产品中,分别发行了“看涨”和“看跌”两款。
这就意味着两个之中只有一款能实现最高收益率,结果,由于去年年底的黄金走跌,使得选择“看涨款”的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最高收益率。由此可见,这类产品对于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承载希望、放飞梦想!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