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热衷理财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热衷理财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贪图高收益率。
但是与大多数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追求高收益率不同,《证券日报》记者从光华控股近日发布的2013年年报中发现,该公司购买的一款三个月短期理财产品,700万元3个月仅赚了5.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光华控股2013年的现金流并不宽裕,且由于不断更换主业,其盈利能力并不佳,上市21年来累计净利润仍旧亏损。
分析人士认为,一家盈利能力不强且现金流并不宽裕的公司并不适合去购买理财产品,应该集中精力去搞好主业。
据了解,光华控股这几年的房地产业务可谓不愠不火,进展并不顺利。
购买700万元理财
3个月赚5.5万元
光华控股2013年年报显示,根据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等规定,上述委托理财事项于2012年10月16日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通过。本次委托理财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人民币700万元,小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被委托方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2012年12月26日,公司赎回本金300万元,实现收益4.08万元。2013年1月31日,公司赎回剩余本金400万元,实现收益1.46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光华控股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来计算,前两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8.16%;后一个月的收益率为1.46%。平均收益率仅4%左右,远低于余额宝的收益率。
光华控股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只是公司的一个短期理财产品,是对闲置货币资金的财务管理,很正常。
尽管收益率很低,但上述人士认为,高收益肯定高风险,公司理财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不可能一味追求高收益率,上述理财产品收益率虽然低,但还是比存在银行的活期利率高,达到了盘活公司资金的目的。
但是,与其它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相比,光华控股上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低得可怜。
去年12月份,朗姿股份向友利银行(中国)购买1亿元的金友利理财产品,预计年收益率达7.3%,并向韩亚银行(中国)购买两款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也分别高达6.4%和7.3%。
而据了解,三月期的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在5%左右。
现金流紧张
主业销售额骤降
实际上,从光华控股的财务报表来看,公司的现金流并不宽裕。
购买太平洋保险可直接登录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哦!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