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大额存单,会冲击银行理财产品么?6月2日下午,央行宣布推出大额存单产品,并制定《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从即日起施行。央行推的大额存单全称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
简而言之,就是银行发行的金额较大的存款产品。投资人包括个人及非金融机构,认购起点分别为30万元及1000万元。 从宏观角度来看,大额存单的推出,其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被市场解读为“利率市场化的过渡产品”,“只差临门一脚”。 伴随着今年早前两次降息,当前中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已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而在此上限之下,当前各大行分层次定价的局面已经实现。机构表示,大额存单的推出,有利于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同时,也能培养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帮助实现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当中,除了利率本身的放开之外,还需要有利率的定价依据。而央行推出的大额存单,作为一个可交易的存款,性质和存款类似,但是由于其可转让,就可以形成市场化的价格。 这样一来,一方面就可以分流现有的30万以上的大额存款,同时这部分存款的利率又是可以由市场来完全定价的。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推动整体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另一方面,大额存单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定价,反过来可以为“依然受到利率管制”的小额存款,形成可参考的定价的依据——这也为这小额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央行推大额存单 冲击银行理财产品 个人30万起认购 投资者的新投资渠道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央行大额存单的推出,相当于多了一条投资渠道。其优势在于,大额存单安全性几乎与存款无异,且利率较一般存款高,并能在二级市场流通。
大额存单以Shibor作为计息基准,一方面扩大了银行负债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完善Shibor的定价功能。同时,相比于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而言,大额存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有助于将一些资金从表外理财产品吸引回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减少利率管制的不规范行为。 对银行而言,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之势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期间,银行必然会面临存贷款利差缩小,大额存单的发行短期内或带来利率水平上升的不利局面。但重要的是,如何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培养自主定价能力,更加主动的进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竞争力重塑的要求。从这个意义而言,大额存单不能提前支取,只能流通也确保银行负债的稳定性,有利银行从事资产负债表的管理。
“此外,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行对于银行来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是否会冲击理财产品?
由于大额存单的安全性约等于存款,且具备较高收益及流动性,一些银行人士认为,大额存单将部分取代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 针对个人,大额存单门槛定在30万元,其实对定存的冲击并不大——现在市场上30万以上的资金,多在买理财产品,很少有定期存款的。
如此一来,大额存单可能并不是主要对定存的冲击,而是对理财产品的替代。 而仔细比较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就会发现二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首先,从存单的收益上来看,其跟理财也很接近,并无明显优势。其优势就是在其可转让、流动性上,但是流动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最早产生于美国 美国的Q条例规定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能支付利息,定期存款不能突破一定限额。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利率上涨,而美国商业银行受Q条例的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不能支付较高的市场利率,大公司的财务主管为了增加临时闲置资金的利息收益,纷纷将资金投资于安全性较好又具有一定收益的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银行的企业存款急剧下降。
为了阻止存款外流,美国花旗银行率先设计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这种短期的有收益票据来吸引企业的短期资金。
此后,这一货币市场工具迅速在各大银行得到推广。大额可转让存单一般由较大的商业银行发行,主要是由于这些机构信誉较高,可以相对降低筹资成本,且发行规模大,容易在二级市场流通。
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期待您的光临!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