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第四季度已经飘然而至。节后应该如何理财?投资者该如何调整理财方向和理财节奏?理财师建议,四季度理财不妨重点把握这四类投资:银行理财、股债基金、宝宝类理财产品、p2p固定收益类产品。
银行理财
关注中长期产品锁定收益
一般情况下,每年第四季度是银行最“缺钱”的时候,比如企业发工资需要从银行拿出大笔资金;过年了,老百姓们都要取钱过年等,再加上银行年底考核,使得各类银行为了“揽储”推出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引投资者,收益率一般在6%左右。理财师认为投资者可以在此季度把握好机会,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高收益。
今年前9个月理财产品的月均发行量超4000款,高于去年同期。预计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有望继续保持向上态势,单月发行量或将突破5000款。理财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年9月末的季末效应明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升高,但是今年受三部委发布的新规,以及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等方面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较为平稳,并未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
“今年以来货币市场资金持续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受此影响持续下滑,但依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理财专家分析,今年市场资金面持续保持宽松,降息降准预期较强,年底资金面可能依然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肯定不会复制去年的走势,可能会继续保持在5.15%左右上下浮动。年底资金相对紧张的节点,理财收益有望小幅走高。因此,建议投资者,如果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低,宜尽量选择投资期限较长的高收益率产品。
股债基金
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红利,股市向好,基民得利。自7月份以来,a股市场一改多年“纠结”态势,演绎出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随之表现显眼,备受投资者关注,也让不少理财师颇为看好。
相关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市场上,各类型股债基金平均收益率飙升近13%,其中偏股基金是第三季度收益最高的品种。另据统计,8月和9月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均突破了10亿份,基金公司推权益类基金的热情明显升温,反映出对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
理财师分析,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正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从当前pmi数据显示来看,目前整个经济向好,股市将有一波行情,但如果对股市了解不多,专业知识掌握较少,可以投资于股市的基金,即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
在选择方向上,理财师建议,投资者不妨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关注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优选四五只不同行业的基金,既可相对抵冲非系统风险,又可分享市场上涨的收益和资本增值。
“宝宝”类产品
随存随取,灵活支取资金
自今年货币基金的相关政策出台后,曾经风光一时的互联网“宝宝”们收益普遍跳水,收益率7%左右的产品逐渐销声匿迹。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理财产品,只有投资门槛低的条件优势尚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各电商网络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出现下跌。10月7日,余额宝收益率仅为4.890%。自10月8日起开始缓慢回升至今,而其他各家“宝宝”收益率也略有回升。
虽然目前“宝宝”类产品收益率下降了,但最大优势就在于“随存随取”,理财师认为比较适合一些小额资金理财,还有用于年底使用的活期存款来理财。而对于“宝宝”类产品的选择,建议不要只看收益,灵活支取资金的优势应更看重。
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期待您的光临!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