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节能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电动自行车行业随之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行业的不规范,有些电动自行车在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等方面越来越接近或等同于轻型摩托车,已超出正常电动车的范围,该类车辆在事故认定中经检测常常被认定为 机动车 ,那么超标电动车车主是否要承担交强险的赔偿责任呢?
近日,临海法院就调解了一起超标电动车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 去年6月23日,原告张某骑电动自行车与被告李某驾驶的悬挂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原、被告受伤、双方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原告张某负事故主要责任,被告李某负事故次要责任。同时,经交警部门鉴定,被告李某驾驶的车辆各项指标性能属机动车范畴。 原告张某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1万多元损失,但认为被告李某驾驶的车辆系机动车,李某在交强险范围内的赔偿责任不应分主次责。
而被告李某认为其驾驶的车辆购买时属于电动自行车,目前无法投保交强险,故其不应承担交强险的赔付责任,应按主次责任比例分摊。 双方为此争执不下,张某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最后,经法院耐心解释,原、被告直接按主次责任比例达成调解,由被告李某赔偿给张某1500元,双方就此一次性调解结案。 临海法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超标两轮电动车属于机动车,超标车车主并无法定义务投保交强险,且客观上也无法投保交强险。因此,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权利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请求超标两轮电动车车主承担未投保交强险责任的,不能予以支持。但对于责任比例问题,如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其为超标,车辆本身由于超标而加大了危险性,可以适当加重电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同样,对于不能上路行驶的叉车、挖掘机发生交通事故,亦应按此原则处理。 尽管被鉴定为 机动车 的超标电动车在民事赔偿中不适用交强险,但驾驶人驾驶鉴定为 机动车 的超标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情节的,刑法上仍需追究其刑事责任。
赴韩国旅游人数骤减 近期,韩国受MERS疫情影响,赴韩旅游人数骤减,韩国旅游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据相关部门统计,上个月杭州赴韩人数只有4000多人。
拨打太平洋保险全国客服热线95500或直接登录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可直接购买太平洋保险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