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白手起家的世界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精力,总结一下他们这方面的观点,能给我们对于孩子的理财教育带来参考和借鉴. 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 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据说,当李泽钜和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他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
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锴将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 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王永庆:节俭出名的父亲 他供给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很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般,总是给得 刚刚好 ,不让他们有一丝享受奢侈的机会,此外,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 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了 。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说,父亲写信多半写他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处理等,父亲特别强调凡事要 追根究底 ,会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底。
盛田昭夫:只有 纯真 并不够 许多父母怕孩子染上贪钱的恶习,就不让孩子沾上金钱的边。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如此 纯真 很容易被淘汰。已去世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刚懂事时其父就告诉他:你是家中的长子,未来的米酒商。盛田昭夫从小就被当作家产继承人来培养,逐渐变得精明能干,学会了精打细算,后来终成大器。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