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就签字;较常见 一些股票类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高收益,看上去确实挺有吸引力。目前市场上,银行推出的保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5%,相比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来说有差距。
既然都是银行推出的产品,总归算是牢靠的吧?每次我总是选同期收益最高的理财产品购买,没怎么仔细看产品说明书就签字。我想既然银行已经说了预期收益,应该是能实现的。
一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老客户这样介绍说。 亏损事例敲响警钟 很多投资人都把银行理财产品与无风险画上等号,直到看见活生生的亏损事例才有所警觉。 最近,北京一位市民购买了某外资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生巨亏的消息,在微博上广为传播,引人深思。3年前,他在这家外资银行投资2万多澳元(合15万元人民币),买入一种挂钩新能源股票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即将到期时,银行给这位客户打来电话,告知只剩下7000元,基本上全军覆没;。客户说后来收到银行快递来的一只迟到的生日蛋糕,他欲哭无泪:这只蛋糕真是太昂贵了。
昂贵的蛋糕;属于极端的个案。但是投资者对某些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坑爹;的指责时有耳闻:某大型银行向高净值客户发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方向为股票、新股申购、基金等品种,预期年化收益率6%,结果到期时两年累计亏损16.45%;另一家中资银行发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到期清算时平均亏损三成以上。
再比如前文所提到的送生日蛋糕;的那家外资银行发行的另一款QDII理财产品,有关人员销售时称预期收益率在-8.50%至44%之间,截至今年2月,净值亏损四成,远超预期 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近一两年来,银行理财产品以其较高的收益率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是,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肯定宝大祥;,只赚不赔,这绝对是一种误解。
理财专家介绍,银监会对理财产品分为三类: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前两者保本,后者不保本被称为高风险产品,前面提到的挂钩股票、基金以及境外理财的产品基本属于后者。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银行不承担保证本金或预期收益的责任。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