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业乃人生大事,古语也有云,需乐业,更需安居!你我都不是和尚尼姑,六根不净,无法免俗,逃不开这购房置业的红尘烦扰。谨以此文献给纠结中的你我,希望能撩开心中迷雾,显现迷津。先分析近年来全国房价走势,粗略划分大约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 2005年期间,全国房价处于平缓上升阶段,涨幅相对较小,比较平稳;第二阶段:2005年 2007年期间,房价步入较为快速的上升通道,涨幅相对较大,呈现一定的泡沫态势;第三阶段:2007年 2009年期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主要是货币政策调控,2007年12月21日,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峰顶4.14%;2008年6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峰顶17.5%),房价已开始呈现下跌趋势,加之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促使了房价大幅下跌,相比07年初,房价在最低点的时候应该达到了1/3左右的降幅;第四阶段:2009年 2011年期间,中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阴霾,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同时受经济危机期间全球性通货膨胀地雷引爆的影响,我国房价步入疯狂上升阶段,相比08年房价最低点,房价估计翻了2-4倍。
作为一名房地产从业者、经济学和货币学研究者,笔者始终相信一个真理,没有永远上升和下跌的房价,波浪型的曲线图是必然的,不要相信周围人的 善意告诫 和武断直觉,房价过低,必然上升;房价过高,必然下跌。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有用吗?没用!实践早已证明,纯行政性、半经济性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房价走势,但不能真正影响房价大局。
近年来,国家所谓的强令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提高房地产交易税费、颁布限购令、刻意降低招拍挂地价、提高首付比例、实施片区限价等等,大多属于盲目着眼于控制需求,无视增加供给,政策漏洞太多,挤出效应明显,效果众所周知,尤其是部分政策违背经济学原理,仅为追求政绩和面子工程,简直荒谬可笑。什么政策有用?货币政策!这点很多童鞋们未必能够完全理解,但是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君不见通货膨胀的影响遍及全国,房价顺势而涨。
可以说,货币是经济的血脉,货币政策左右着全国经济大局,即使是奉行自由经济、反对宏观调控的西方列强,也充分认识到货币武器的强大。其中,最关键的武器就是加息,威力不亚于核弹,只要加息到一定程度,房价必然下跌,这点央行的周小川先生肯定心知肚明。为什么央行在加息政策上如此谨慎,下面我们站在周小川先生的宝座上来分析下,加息事关重大,影响深广,一方面提高了存款利率,银行吸纳了更多的存款和货币流动性,通货膨胀程度得以减缓,大量房地产资金回流银行,促使房价下跌或阻缓上升势头;另一方面,贷款利率增加,不仅置业者月供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全国绝大部分企业借贷成本上升,经营压力更大,而且还可能导致热钱流入,增加输入性通胀风险。稚嫩的央行在2007、2008年期间正是由于过度的使用加息武器,导致在全球型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已开始出现大量企业破产、房地产下跌的经济危机前兆。
与加息类似的几个货币政策还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人民币汇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等(与西方不同,我国目前的经济和货币环境是半封闭性质的,可用的货币政策不多),与加息的核弹效应相比,相当于常规武器级别,下面逐一分析:
一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吸取之前滥用加息政策的教训,更大程度上开始重视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试图以限制银行贷款来降低通货膨胀和打压房价,这两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多次频繁调整,目前早已破了2008年6月17.5%的历史记录,达到了20.5%。至于效果,只能说是很一般,但达到了央行的要求,就是适当控制,不影响经济大局。
二是调整人民币汇率,由于不怀好心的美国佬企图把中国当成当年的日本,频繁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可怜的中国不得不开启人民币上升通道,名义上是盯着一篮子货币,实际上政治因素一直在左右人民币走势,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坐等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加剧了我国通货膨胀局势;另一方面,部分热钱投入房地产领域,推升了房价上升。
三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卖国债等证券,学西方的点子,鉴于国情不同(我国央行相比西方权力太大),实在没什么用,说都懒得说。清楚了原理,下面来分析下未来房价走势:一、货币政策影响。与2008年经济危机时的我国经济环境相比(2007年12月一年期存款利率峰值4.14%,2008年6存款准备金率峰值17.5%),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存款准备金率为20.5%,利率比当前峰值低0.89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高3个百分点,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对房价的影响远比加息要低,所以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相当于2008年时的八成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情势依然严峻(2011年3月达到5.4%),迫于广大老百姓的压力,央行必然进一步加息,时间是迟早的问题,估计是在今年5月、6月左右。总体而言,受货币政策影响,房价上升空间不足,势头乏力。
二、通胀预期影响。通胀无疑是广大老百姓心头之痛,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投资无门,似乎只有房地产才是唯一保值渠道,由于近期发布的CPI数据居高不下,受人民币升值趋势进入的热钱依然不少,通胀预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相信仍有许多人将投入置业大军中。需要重视的是,通胀预期受未来政策和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一旦经济形势改变,通胀预期很容易随之而变。
三、国际因素的影响。目前,全球都已尾随中国步入通货膨胀通道,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例如油价飞涨。好消息是欧洲等西方列强都已开始加息,美联储加入其中是迟早的事,加之人民币汇率上升空间不足,国内热钱可能会逐步退出中国。
四、国内房地产行政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政府将进一步出台更加严紧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与以往政策类似,大多仍是仅盲目着眼于控制需求,天真以为大家都不买房,这房价就会降,干脆哪天直接颁个命令停止房地产交易过户算了。骂归骂,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房地产行政宏观调控政策越紧,需求将被人为压制,效果有几个方面,一是市场购房者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二是增加了部分业主捂盘惜售心理;三是可能形成市场恐慌情绪。简而言之,政府出发点是好,可惜懂经济的人少,结果未必美妙,态度依然重要。最终做个总结,事先申明,我不是神仙,无法预料房价涨跌,在下只是知道,如果政府真心控制房价,加息即可,但所谓有得必有失,关键要看政府如何取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央行必将进一步加息及实施更严格的货币政策,其力度只有知、地知、周先生知。对于广大纠结在是否该近期买房的同胞们而言,只能奉送一句投资真理:当周边的人都在狂热购房、房价高涨时,请保持好心态;当周边的人都在恐慌卖房、房价大跌时,一定要相信自己,大胆入手。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