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努力,武汉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整体布局而言,武汉市社会保障正在不断完善中,居民的保障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新的一年工作,武汉社会保障局将进一步打造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大家服务。
“我们要让市民有更体面的工作,享有更好的社会保障。”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徐良俊说:“目前武汉市等级失业率已经从前几年5%以上降到目前3.8%,大多数人只要愿意工作,一个基本工作已经问题不大,但这远远不够。”
徐良俊说:“接下来武汉人社局将努力让市民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创造更多机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我们一些公益性岗位,工资不高,但很收欢迎,这说明就业不但是工资的问题,还有一个体面地问题。”
除就业外,徐良俊认为,社会保障也很重要,目前武汉已经健全了各项保障制度,但还有极少部分因各种原因没完善,“十二五期间要让所有人享有保障,同时提高保障水平,比如养老金保持10%以上增长。”
“如果说整个武汉梦是复兴大武汉,那我们的武汉梦就是力争让老百姓收入更高,市民社会保障更好!”徐良俊说。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城镇、农村保障是双轨并存,但双规合并肯定是未来趋势。湖北省在去年提出将全省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合并将进一步减小城乡居民保障的差别,有利于保障公平。
本报评论员:以城乡统筹建设确保农民保障待遇,我国有不少试点和成果,比如“成都模式”,其中有无武汉可借鉴的?
贺雪峰:成都模式主要是在土地上做文章:农民减少一亩建设用地,政府通过财政补贴30万。通过土地的媒介,利用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成都实现了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以及城市资源向农村输送。
成都跟武汉不一样,成都是城区面积小于农村,武汉正好相反。我估计武汉农民数量相对来说并不多,可能没必要学成都。其实武汉“1+6”城市布局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鼓励。在6个新城区各重点建设一个“卫星城”,缓解主城区的人口压力,平衡资源的分配,这种做法我觉得很可行。武汉建成区面积500多平方公里,正需要向周边建卫星城区。从全国来讲,建卫星城区是未来普遍趋势。
市卫生局称,通过新建与提升,到2020年,全市三级医院总数由目前的36家增长到50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总量由目前的5.65万张增长到9万张,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将实现大幅增长,看病难、住院难将大大缓解。
全市还将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按覆盖3—10万居民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过10万人街道设置2个及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调整和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2020年,建成水平一流、环境一流的武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市6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示范水平。
社保如何从异地转到武汉?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要将社保关系转入武汉,要先在武汉具有社保账户,也就是说已经在武汉参保了,才能把外地的社保关系转到武汉。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从外省转入武汉,参保人需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再凭此证、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到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申请。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