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继承了11年的高速发展势头,全行业呈现供需两旺的状态,并延续了爆发式的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首先是作为产品发行方的商业存在发行产品的动力。2012年12月5日,惠誉评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补充流动资本的重要方式。而2012年6月7日通过,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实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在监管层面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提出正式法律要求,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灵活且多用途的工具,受到商业银行的认可。其次,投资者作为理财产品的需求方,对于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货币资金管理,获得更高收益率的理财理念的认可程度愈发加深,也从侧面加强了市场的需求。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上看,与2011年相比,2012年发行主体结构相对稳定,国有控股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依然占据发行方的主体位 。2012年全年,国有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为31.19%,股份制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为34.57%,股份制银行产品发行量首次超过国有银行产品发行量。与2011年相比,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和下降了10%,但依然占发行市场的大部,外资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上升至2.5%,较2011年上升1.5个百分点,而农商行等构成的其他银行类则较2011年下降了0.64个百分点,总体发行主体的构成结构保持稳定。全年变化最大的部分来自于城商行发行数量的迅速增长,发行占比从2011年的17%迅速增加至2012年的25.24%,发行占比与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的发行占比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足10个百分点。
自2007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首次超过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后,人民币产品的市场规模保持了稳步的增加,市场地位得到巩固。究其原因,一方面,的持续走弱、类似挂钩的结构化人民币理财产品等替代品的增加使得07年前以非人民币理财为目标所设计的理财产品已逐渐被市场趋势淘汰。另一方面,客户进行主动人民币资产管理意识正在增强,银行也有通过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扩大自身资产规模的意愿。
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配 资产比例紧贴资本市场发展脉络,前三大配 市场分别为其他类资产32.47%、利率市场31.07%、债券市场27.9%,其中其他类资产主要为信托标的与另类产品标的为主。
根据测算后数据反映,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不同发行主体影响,存在收益率溢价的现象,其溢价情况基本与自身规模成正比,国有银行以4.02%的平均收益率成为信用溢价最低的发行产品,这也与国有银行自身良好的资产规模和综合实力相对应。与此同时,股份制银行以4.55%的产品平均收益率和城商行4.75%产品平均收益率,均很好的反应了投资者与发行人对于理财产品信用溢价存在现象的肯定。农商行为主的其他类银行,虽然自身综合实力较弱,信用等级不高,但发行产品依然能获得较低的溢价,4.58%的产品收益率仅高过股份制银行0.03个百分点。同时,国有银行理财产品波动性最大,达到1.04,其他类银行发行产品收益率波动性最低,仅为0.42,收益率更为稳定。
我们预计,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在透明、公开的监管的指导思想下,单个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将更加明确,大资金池规模将进一步缩小,分类化、小型化、同类化产品构建的理财产品资金池将更多的涌现,为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但对于银行整体理财产品来说,透明与独立的产品管理意味着对于银行投研能力的更高要求,同时整体产品收益率也将会降低,或将导致部分资金的分流。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