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指的是现金和活期存款,储蓄一般会采取其他的资产形态,如定期存款、有价证券等形态。凯恩斯则将货币的功能分为满足交换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三种。每个人都需要在于头保存一定数量的货币以进行日常的交换。此外,人们在手中往往还要保存一定量的货币,以预防未曾料到的支出的增加和未曾料到的收入的延迟。
用来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指当人们预期利息率将会提高时保存在手中的供投机之用的货币,古典经济学家假定所持有的货币不会超过满足其交易(包括预防)需求所必需的数量,否则就会将货币变成证券以获取利息。而凯恩斯认为,只有在人们预期在其持有证券期间利息率不会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才会购买证券,否则他会在手中保存不生息的货币,以便在利息率提高以后再购买。
满足以上三种需要的货币,都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形态,人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手中保存这三种货币,是由于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要让人们放弃对这种流动性的偏好,就要付给他们利息。凯恩斯认为,利息不是对储蓄的报酬,而是对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当货币供给量一定时,利息率越高,人们在手中保存的货币越少,利息率越低,人们在手中保存的货币越多;在流动偏好不变时,利息率水平由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供应量越大利息率越低,货币供应量越少利息率越高。但是,流动性偏好使利息率的下降有两个下限,如果利息率低于这个下限,人们就宁肯将货币保存在手中以取得灵活性,而不愿意储蓄、这种情况被凯恩斯称为“流动性陷阱”。当流动性偏好导致“流动性陷阱”出现时,利率不能进一步下降,由于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将阻碍投资的增加,投资需求不足会变得更为严重。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