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理财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对理财进行研究,但是在20世纪以前,理财学一直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门应用学科,直到1897年托马斯?格林纳出版了《公司理财》一书后,企业理财才从微观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财和理财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韧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
在这一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时期,新技术和新产业不断涌现,企业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来扩大规模。因此这一阶段又被称为筹资理财阶段。理财学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来筹集资金。
调整期(20世纪30年代)
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造成大量企业倒闭,因此30年代理财的重点转向如何维持企业的生存上。如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变现能力、企业的合并与重组进行研究。
过渡期(20世纪40至50年代)
企业理财不仅重视资金的筹集,而且重视资金的合理使用,加强了对现金、存货和股息的管理。从企业内部决策的角度,围绕企业利润、股票价值最大化来研究理财问题。
成熟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理财中运用了计算机等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财务分析也向精确化方向发展。在财务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对风险和报酬关系的研究、资本结构的研究、投资组合理论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等。
深化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在这一时期,内于通货膨胀及其对利率的影响、电子通讯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大量运用、金融市场上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加剧了企业理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成本预测变得更加闹难。边生了显著的变化。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