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数据显示,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中,发行了大量中长期理财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来看一下。
普益财富发布的银行理财市场月度报告显示,8月份1-6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明显下降,但是6个月以上中长期产品价格明显上扬,其中6个月至1年期(含)期限产品发行数量为467款,环比增加84款,市场占比上升3.08个百分点至14.68%;1年以上期限产品发行数量为44款,环比增加4款,市场占比上升0.17个百分点至1.38%。
不仅如此,在预期收益率方面,6个月以上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出现了明显上升,6个月至1年(含)期限类型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3%,环比上升0.28个百分点;1年以上期限类型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31%,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对此,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历了钱荒后,商业银行现在对短期流动性风险加强控制,更愿意发行中长期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锁定资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周的理财产品发行情况中,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高得让人“惊讶”。如6个月至1年(含)期理财产品7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7%;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1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26%。
面对6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出现了量价齐升的状况,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对北京商报媒体人表示,中长期限产品尤其是1年以上理财产品中,结构性产品较多,这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的定价与挂钩标的类型有很大关系,且不同风险类型标的对应的产品收益相差较大。
“钱荒过后,市场对流动性危机有了较深认识,不排除未来在季末、节假日时出现资金紧张的状况,因此6个月以上期限产品收益提高可使银行锁定一定量的中长期资金。”方瑞进一步分析。
提示:各大银行由于受到六月“钱荒”的影响,对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开始逐渐减少,并且大量发行长期理财产品来锁定资金,以避免“钱荒”再次出现所带来的影响。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