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住建厅、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转发建设部门等三部门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建房字〔2005〕137号)精神,以及市统计局公布“2012年度东莞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7007元”的标准,我中心决定对东莞市2013年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月缴存额上限进行调整,同时结合我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有关政策,制订2013年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东莞市2013年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由2012年度的20999元调整为23753元。
二、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个人+单位)上限由2012年度的8400元调整为9501元。
三、东莞市2013年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本通知开始执行之日我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在执行时间段我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从调整之日起,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则相应调整。
四、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个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具体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职工个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未达我市今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其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我市职工今年最低工资标准。
五、以上住房公积金缴存上下限的执行时间为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
据介绍,按照政策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按不低于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缴存;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但缴存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
根据原省建设厅、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转发建设部等三部门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建房字〔2005〕137号)规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不得超过职工所在市、县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倍。职工月工资(实行年薪制的按月均分)超过以上限额的,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工资基数最高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倍和政府规定的缴存比例执行。
根据东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2年度东莞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57007元),可以计算出东莞2013年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上限和月缴存额上限。据此,东莞2013年度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从2012年度的20999元调整为23753元。而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个人+单位)上限由2012年度的8400元调整为9501元。
缴存下限随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解释,职工个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具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如果职工个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只有东莞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其公积金缴存基数就是东莞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该中心提醒,2013年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本通知开始执行之日东莞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在执行时间段内,东莞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则相应调整。
新闻链接:
东莞住房公积金“不差钱”
全国楼市火爆,近期杭州和徐州等各地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告急”,甚至出台了贴息“公转商”的政策。不过,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昨日则淡定回应:“不差钱”。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东莞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共312亿元,累计支取的公积金有162亿元。而个贷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下,“足够符合条件的东莞购房者支取和贷款。”
估算余额约为30亿元
“公积金贷款吃紧和轮候的情况已经在广东其他城市出现。”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庆星介绍,多年来,国家为了鼓励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只设置了个贷率(即存贷比)的下限,要求不能低于65%,并未设置上限。广东省全省个贷率都维持在60%左右,但各个城市有高有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缴存人数和金额低,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却越来越多,有个别城市的个贷率甚至达到了90%多,贷款吃紧。
李庆星介绍,东莞的个贷率目前仍维持在80%以下,与银行存贷比相当,“很健康”。具体东莞住房公积金账户还剩多少余额?李庆星未透露具体数据,只是回应:“足够符合条件的东莞购房者支取和贷款。”不过,如果以6月底的统计数据推算,东莞的住房公积金账号余额约为(312-162)亿×(100%-20%)=30亿元。
对于现在的应对自如,官方将之归功于今年初的新政。据了解,今年2月初,东莞就收紧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该政策明确规定,贷款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公积金账户余额的8倍。这一政策被称为“东莞史上最严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引发各种争议。当时就有质疑声起,东莞可贷出的住房公积金是不是已经不多?
李庆星再次强调:东莞住房公积金充足,这一新政颁布是“未雨绸缪”。根据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自去年下半年起,东莞楼市复苏,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也随之激增。2012年1月到6月,东莞新增住房公积金贷款约16 .2亿元,到了下半年就冲到了近25.6亿元。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